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

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

ID:34372004

大小:417.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_第1页
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_第2页
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_第3页
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_第4页
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www.paper.edu.cn1正交试验及SPSS研究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121周玲,喻松涛,赵耀明(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0)E-mail:asbcab@china.com.cn摘要:应用正交试验及SPSS统计软件研究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工艺,探讨聚合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发现聚合温度对产物特性黏数影响重大,得到聚乳酸直接熔融聚合工艺的最佳条件,以氯化亚锡(SnCl2)为催化剂、用量

2、0.5wt%,原料摩尔比为乳酸(LA):己内酯(CL)=3:7,外消旋乳酸(DL-LA)和己内酯(CL)在180℃、70Pa下直接熔融共聚12h,可获得特性黏数为0.4733dL/g的聚乳酸-己内酯[P(DLLA-co-CL)];左旋乳酸(L-LA)和CL在同样条件下直接熔融共聚16h,可获得特性黏数为0.4121dL/g的聚乳酸-己内酯[P(LLA-co-CL)]。关键词:聚乳酸-己内酯,直接熔融聚合,正交实验设计,生物降解纤维,相关分析聚乳酸类纤维因其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环境友好,又具有良好的使用

3、性能,成为可生物降解纤维的代表而倍受关注。其中,聚乳酸-己内酯[P(LA-co-CL)]因接入己内酯(CL)而使整个分子链段比较规整、柔顺,结晶性强,比聚乳酸有更好的疏水性,使其在体内降解速度也较慢。聚乳酸-己内酯纤维可采用溶液纺丝、熔融纺丝和静电纺丝法[1-2]制得,广泛应用于手术缝合线、中空纤维[3]管、植入材料、组织工程等生物、医药领域。通常,制备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需由乳酸和己内酯单体经多步反应聚合而成,如采用己内酯[4-6]单体与丙交酯(乳酸二聚体)共聚、聚己内酯与丙交酯共聚、聚己内酯与聚乳酸共

4、聚等方法,其合成工艺路线长,成本较高。为简化工艺,本研究尝试采用乳酸(LA)和己内酯单体直接熔融聚合一步合成P(LA-co-CL)。在P(LA-co-CL)直接熔融聚合中,需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共聚组分、催化剂用量等。由于多因素全面试验次数过多、条件难以控制,所以本实验选用正交实验法来研究P(LA-co-CL)直接熔融聚合工艺,大大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试验周期,并使用广泛应用的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对实验结果进行精

5、确分析,获得预期的效果。1.实验1.1主要仪器与试剂外消旋-乳酸(DL-LA)、左旋-乳酸(L-LA),AR,深圳市光华伟业实业有限公司;ε-己内酯,AlfaAesar;氯化亚锡(SnCl2),AR,广州市东红化工厂。Vector33型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DRX-400型400MHz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德国Bruker公司。1.2熔融共聚原料以n(LA):n(CL)=3:7混合均匀,经预聚除水后,加入催化剂,在70Pa下反应若干小时。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20050561020)——

6、外消旋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在中药缓释微球中应用研究-1-http://www.paper.edu.cn以三氯甲烷溶液作为溶解剂、甲醇溶液作为沉淀剂提纯产物。所得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备用。聚合物特性粘数用乌式粘度计测量[温度(25±0.1)℃,溶剂为三氯甲烷]。2.结果与讨论由于乳酸的旋光性对单体的聚合有较大影响,所以在本实验中选取外消旋-乳酸(DL-LA)和左旋-乳酸(L-LA)分别考察其聚合工艺。2.1DL-LA与CL直接熔融共聚[7-8]在DL-LA与CL的直接熔融共聚中参考文献选用高效、无毒的氯化亚

7、锡(SnCl2)作为催化剂(用量0.5wt%),主要考察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及共聚组分对熔融共聚的影响。选取三因素三水平4正交试验表L9(3),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聚合物的特性粘数为指标探索最佳反应条件,特性粘数值越大表示共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实验效果越好。表1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Tab.1Theresultsandanalysisoftheorthogonaltest序号因素[η]/(dL/g)A/聚合温度B/聚合时间C/共聚组分11601250/500.255821601470/300.230

8、331601630/700.306841701270/300.228751701430/700.346161701650/500.336571801230/700.473381801450/500.304391801670/300.4376K1j0.79290.95781.1262K2j0.91130.88070.8966K3j1.21521.08090.8966K1j/30.26430.31930.3754K2j/30.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