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ID:34384570

大小:365.7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_第1页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_第2页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_第3页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_第4页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2期科研管理Vol.31,No.22010年3月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March,2010文章编号:1000-2995(2010)02-009-0018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1,21曹泽李东(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依据1995~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R

2、&D活动的溢出效果不同。区域之外的R&D累积投入(技术引进费用)带来的TFP增长效应最大;企业R&D累积投入对TFP增长作用的效果居其次;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R&D累积投入TFP增长效应最小。区域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西部;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部,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部。同时不同类型的R&D活动彼此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不同,这给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关键词:面板数据;全要素生产率(TFP);累积R&D投入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R&D)、知识外溢、专业化和干

3、中学等问题的研1引言究,以此阐释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跨国或跨地区的差异。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是经新增长理论提出后,基于R&D的增长理论研济增长的两个源泉,世界银行把这两类因素进一究与实证分析不断发展。Aghion(1992)经过测算[5]步分为资本积累、就业增长、人力资本增长和TFP得出R&D投入水平的提高将加快经济增长。[1]的增长。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要素投入效率边与之相反,Jones(1995)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际递减,要想获得可持续的长期增长只能依靠全劳动力增长率这一外生变量,而非R&

4、D投入水平[6]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这一内生变量。其后,Utterback(1996)等认为源泉在于技术进步。但新古典理论并没有解释科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单向关系,技进步的来源,以及科技进步如何加速经济的增在R&D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同时,经济增长也[2][7,8]长。20世纪80年代以后,罗默(Romer.P)、卢会反过来对R&D投入产生影响。Henderson卡斯(Lucas.R)等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思考的基(1998)等实证分析了某一产业的R&D投入不仅础上,基于阿罗

5、的干中学模型,提出了新增长理促进本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且有助于其它产业劳[3,4]论。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整体上提升一个经济体的[9,10](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内生生产率水平。舒元(2002)采用Jones的理论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研究与开发模型,发现中国经济并不符合R&D驱动的增长理收稿日期:2008-12-23;修回日期:2009-04-23.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GD07005):国民经济动员一体化研究(2007.10-2009.10)。作者简介:

6、曹泽(1969-),男(汉),安徽颍上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李东(1949-),男(汉),江苏常州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国防科技经济与管理。第2期曹泽李东: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19·[11]论,要素的持续投入才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范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具有开创性,但是没有区别[21]柏乃(2004)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验证R&D投入的不同类型。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纵观国内外文献,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2]关系。吴林海(2008)通

7、过对1991~2005年间的研究,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一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因个“黑箱”,没有从经济增长的内在本质要素R&D果关系检验,揭示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出发进行研究。至于从经济增长内生要素R&D长期存在动态均衡关系,但现阶段不存在双向的出发的研究,一种是借助时间序列数据,验证[13]影响关系等等。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无单项或双向的影随着现代科技与生产日益紧密的结合,R&D响关系,目的在于判断R&D对经济增长的有效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确证。学者们逐渐转向对性。

8、另外一种是借助截面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R&D自身效率问题的研究。对R&D效率的研究析或回归分析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R&D效率涉及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取,其中投入指标的选的研究,但其中排除了要素生产率这一产出变量。取较为一致,而产出指标差异较大。OECD以及至于从不同R&D投入类型出发,分析不同国家和美国等R&D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直接把生产率地区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问题,国外的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