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ID:34478243

大小:1.26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06

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我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胡小明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E-mail:hxmzw@126.com�从事体育工作,必需了解体育;从事体育工作,必需了解体育;�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必需了解体育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必需了解体育学;�从事体育教学和科研兼顾的工作,则必需从事体育教学和科研兼顾的工作,则必需了解中国体育学科的由来与发展。了解中国体育学科的由来与发展。�这是必需的。这是必需的。2中国的体育学,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自我形成发展的路,从为了教学而进行的书斋式探索和学科建设,到为官方诠释政

2、策和制订发展战略服务,正在走向相对独立机构化的咨询型研究实体的模式。一、原理探索二、学科建设三、走向应用3一、原理探索一、原理探索�20世纪初,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发端,一批接受了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学者和海归派,对体育能够改善民族体质的效果达成共识,从事了引进体育科学知识方面的艰巨工作。�有的偏重于教育中体育地位的论述,如蔡元培、陶行知;有的热衷于西方竞技文化的宣扬,如郝更生、董守义。4�王学政、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等院校派的学者们,写了第一批体育社会科学的专著与教材。这些以“体育概论”、“体育原理”、

3、“体育学”为名的书籍,内容多是以体育的教育学为主体,包含了生物学科和社会学科。�这个时代还问世了一部《中国体育史》,作者是郭希汾,他后来成了中国著名的文史学家,而当时是商务印书馆的一名实习编辑。5�当时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对抗,产生过多次争议。著名的就有一、二十年代学校体育中的“兵操存废之争”和三十年代“土洋体育之争”。�在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后来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人士,如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都对中国体育有专门的论述,影响至今。�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但在许多领域也割裂了与传统文

4、化的联系。西方传入的“体育学”完全忽视东方的健身理论和实践。6�新中国的体育学是以“体育理论”的面目出现的。而50年代确立起来“体育理论”则是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的简称,以凯洛夫和克鲁普斯卡娅的准备性教育思想衍生出来的前苏联体育理论为主体的。�这是前苏联战备文化、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军事文化、计划经济时代保留的集权文化的合成物,是为阶级斗争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7�当与前苏联关系恶化后,在中国教育界和体育界总想孕育出一种新的理论来取代上述理论。六十年代,北体院长钟师统牵头创编了全国体育学院《体育理论

5、》教材,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因自身形成体育理论的能力不足,终究没有跳出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窠臼。�1978年和以后诸版的《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仍然将体育学定位在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内。8�改革开放是是中国体育学建设的成形期。�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体育理论体系的巨大变革。在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改革同时进行的复杂过程中,价值观念改变、角色转换、结构冲突、体制摩擦、多重利益矛盾等交织在一起,给体育理论提出诸多新问题。9�这一变革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原教育理论范畴的“体育理论”已经无法包

6、容体育实践的丰富内涵,于是体育理论分化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群众体育学”和“运动训练学”。这时同时恢复了“运动心理学”、“体育史”等学科的学术地位与面貌。�另一是大量的社会科学被引进体育领域,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如体育哲学、体育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才学等。这两方面的工作分别是由原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院校中的马列主义教师转行开创的。10�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体育界掀起了关于体育概念、属性和科学体系的大讨论,期望重新认识“体育是什么?”这个根本性的理论问

7、题。�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答,一方面说明广大体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进行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中国体育仍然运行在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中。11�当时我国科学界的一些知名学者对现代科学体系、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属性等问题,提出了颇有影响的见解,激起了体育科学工作者研究体育科学的属性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归属问题的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体育报》上。12�有的从人的身体到体育的生物学效果看,认为体育属于自然科学;�有的从体育是文化产物和教育手段看,认为体育归属于

8、社会科学;�有的从体育研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各门学科看,认为体育属于综合性学科群。13�与此同时,关于体育的概念、术语、本质和功能的讨论也开始交织在一起,在体育界汇集了重新认识体育原理的浪潮。�以体育的概念、本质属性为主题的理论讨论,尽管其本身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却为全面认识体育的功能和属性以及今后的进一步理论思索起到了奠基的作用。14�讨论中有的学者从国外资料上找出的体育术语的演变对我国体育概念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看法,产生了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