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

ID:34518993

大小:452.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7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_第1页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_第2页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_第3页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_第4页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7卷第3期2009年3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01瓜NAI,oF1DNGJIUNⅣERSI啊(NAn瓜AI.scIENCE)V01.37No.3Mar.2009文章编号:0253—374X(2009)03—0285—06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岳庆霞1’2,李杰1(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200092;2.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通过动力方程的推导,提出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位移时程输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考虑多种因素,建立了三维地下综合管廊

2、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研究发现,在轴向地震动输人情况下,结构出现整体弯曲变形.另外边界以及接触面条件对结构应变影响较大.在结构考虑为弹性的情况下,自由边界较无限单元情况下的结构应变幅值明显偏小,相对误差最大可达123.3%,当不考虑土体与结构之间的相对滑移时,结构的应变增大幅度可以达1/3之多.最后对行波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素;行波效应中图分类号:TU352地震反应;地震波动输入;影响因文献标识码:AResearchonUtilityTunnelSeismi

3、cResponseYUEQing喊a1”。U施1(tDepartmentofBuilding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Ji’nan250101,Chim)paperpresentsastudyoftheinfluenceofwavepassageeffect.Keywords:utilitytunnelseismicrespo

4、nseseismicwaveinput;influenceeffectswavepassageeffect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人工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Eli,以前多引用日本的叫法,称为“共同沟”.图1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内部示意图.地下综合管廊起源于巴黎,日本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最先进的国家[23.我国第一条现代化的地下综合管廊建于1994年上海浦东新区张扬路[33.现在很多城市,如杭州、深圳等都在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规划.地下综合管廊相比直埋管线具

5、有很多优点,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4].Abstract:Thedisplacementtimehistoryinput18recommandedfortheseismicanalysisofundergroundstructuresbasedOilthedeductionofthedynamicequation.Athree—dimensionalfiniteelementmodeloftheutilitytunnelwithaconsiderationofmanyeffectsisestabl

6、ishedfortheseismicanalysis.Theresultsrevealthattheutilitytunnel图1地下综合管廊内部示意图exhibitsglobalbendingdeformationpatternundershear啪veFig·1Insideviewofutilitytunnelexcimtion·Ontheotherhand,theeffectsoftheboundaryand地下结构历来被认为比地面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婴?n协ctcondi们nareslgnnm址to

7、the8tru吐ural8traln’震性能,以往的震害记录也说明了这一点嘲.因此,Unm88豁ump‘10n恤8‘出e8劬。mre18。188‘1。,曲3劬m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虽然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amplitudeofthefreeboundaryconditionisratherlower7。‘。”’。”⋯、一’。一7’、、。。4”。⋯。。。咖paredtotheinfiniteelementboundary∞ndition,aladtlle末‘61,但是发展一直非常缓慢,很多概念都是照搬地ma

8、xim呻relativeelTOrcanreach123.3%.Whenthe上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结论.实际上,地下结构与地slippagebetweenthesoilandstructureisnotconsidered,the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是有着很大区别structuralstrainamplitudec£1.nincreaseabout1/3.Finally,the的[7q],应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地下结构抗震收稿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