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

ID:34530618

大小:1.0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7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_第1页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_第2页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_第3页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_第4页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_第5页
资源描述: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_王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综述王睿,霍佳震(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摘要:RFID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近年来,它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和总结为相关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安全问题探讨和标准制定四个方面,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关键字:RFID;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1.引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变革与创新,它已成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近年来,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

2、热点。RFID是一种使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和目前广泛采用的条形码相比,它具有存储容量大,无线多目标识别,读取距离远以及数据可加密等优点。凭借其巨大的发展潜力,RFID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1]技术之一。RFID技术诞生于二战期间,但它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本世纪初才逐渐引起关注。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为供应链管理带来机遇和挑战,企业纷纷在寻找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途径。RFID技术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手段,在近年来得到重视并迅速成长。2003年,沃尔玛率先提出要求其前一百名供应商在所有商品货箱贴加RFID标签[2]的强制命令。2004年

3、,美国国防部(DoD)也对其供应商宣布了类似的关于RFID标签的要[3]求。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RFID技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已是势在必行。2005年AMR对美国500家公司做了一份关于RFID在2005至2007年应用计划的调查(图1),其中31%的调查者正在使用或是正在试行RFID系统,69%正准备试验、评估和实施RFID技术,并准备到2007年为止将RFID的预算到从目前的54万美元提高到77万美元。只有[4]18%的调查者没有应用RFID的计划。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310;作者简介:王睿(1982-),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

4、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霍佳震(1962-),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化及供应链管理3529正在实验使用23%正在使用8%计划2005年实施12%计划2006年评估26%没有使用计划18%0%5%10%15%20%25%30%[4]图1美国RFID应用情况调查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开展RFID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并在部分领域开始应用,如奥运门票管理、上海等城市的一卡通系统以及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等。但由于我国RFID产业相对基础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应用分散,仍不具备规模优势。尤其在供应链管理

5、中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始于2002年底,从2004年至今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将梳理和总结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讨论研究。2.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一节将对近年来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介绍。国外研究文献的获得主要是以“RFID”和“supplychain”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检索源是Elsevier、ABI/INFORM和IEEE/IEEElectronicLibrary。国内文献以“RFID”和“供应链”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得。还

6、有部分文献利用google学术搜索引擎得到。通过梳理和总结,发现目前关于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ò相关技术研究:RFID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供应链应用中的技术细节等;ò应用研究:RFID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以及绩效评价等;ò安全问题探讨:RFID技术在供应链应用中产生的安全风险和对策研究;ò标准制定:研究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发挥RFID技术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论述。2.1相关技术介绍RFID硬件系统至少包括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系统中可移动的部分,它贴附于标识物上,存储有识别信息

7、或加密校验等附加信息。当它通过读写器控制区域时,将接收读写器发来的信号并自动做出应答。读写器接收来自标签的信号,并通过空中接口对标签进行能量供给。电子标签和读写器都由芯片和射频天线组成,借助天线的电磁耦合实现[5]数据和能量的交换。文献对硬件细节有详细介绍。数据管理由后台软件系统支持,如RFID中间件,数据库系统等。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有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以及微波段(MF)。此外,RFID标签还根据是否内置工作电源分为被动式、半被动式和主动式三种。其中,被动式标签由于体积小、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使用最为广泛,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