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

ID:34582175

大小:11.8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08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_第1页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_第2页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_第3页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_第4页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单位代码10435硕士学位论文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StudyontheLawofWaterandSaltTransportinSalineSoiloftheYellowRiverDeltaResponsetoFiveGroundwaterDepths研究生姓名:贾春青指导教师:王建林教授学科专业:农业水土工程研究方向:水盐运移中国·青岛二0一八年六月StudyontheLawofWaterandSaltTransportinSalineSoiloftheYellowRiverDeltaResponseto

2、FiveGroundwaterDepthsThesissubmittedto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JiaChunqing(CollegeofAgronomy)Supervisor:WangJianlinQingdao.ChinaJune,2018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3、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如不实,本人负全部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青岛农业大学硕

4、士学位论文摘要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摘要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但其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矿化度较高,使耕作层积累了大量的盐分,制约着当地作物正常生长,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不便。因此,合理高效开发环渤海地区盐碱地,能有效地提高当地作物产量和品质,解决当地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于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山东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进行。通过模拟五种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土柱

5、试验,土柱底部30cm置于装有地下水(测得地下水矿化度为37.3g/L)的塑料桶中,地下水深度分别设为1.0m、1.3m、1.6m、1.9m和2.2m,土柱中装有含千分之三的盐渍土。本试验通过观测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土柱中水盐动态变化及相应土柱中作物根系形态和作物产量,研究在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土柱中水盐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小麦根系形态特征、小麦产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适宜当地作物生长发育的地下水深度。以期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工程改良、作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1.不同地下水埋深土柱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地下水深低于1.3m(含1.

6、3m)时,地下水能够补给土壤表层水分缺失;地下水深为1.6m时,地下水能够补给土壤表层部分水分的缺失;地下水为1.9m时,地下水能够补给土壤表层少量水分的缺失;地下水深为2.2m时,地下水几乎不能补给土壤表层水分的缺失。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地下水深为2.2m土壤表层含水量短时期会低于6%(当地砂壤土作物永久萎蔫系数6%)。2.不同地下水埋深土柱中盐分时空变化及土体脱盐规律的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盐分周年大致呈“M”型分布,峰值出现在5月和9月。在全年作物生长状态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土体在0-30cm土层周年脱盐效果为1.9m>2.2m>1.6m>1.3

7、m>1.0m。在全年作物生长状态下,不同地下水埋深,灌水后土壤脱盐深度为1.9m>1.6m>2.2m>1.3m>1.0m。3.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pH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各土层pH周年变化没有明显差异,各土层土壤中pH均呈现微小减小的现象,各土层土壤中pH分布趋势大致相同,基本上平行地平线,pH均在8.2上1青岛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下浮动。4.不同地下水埋深土柱中小麦根系形态分布及作物产量的研究地下水深低于1.6m(含1.6m)土柱中小麦根系在垂直方向根量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地下水深高于于1.9m(含1.9m)土柱中小麦根系在

8、垂直方向根量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地下水深为1.9m土体较适宜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地下水深1.9m土柱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