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ID:34587225

大小:66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8

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_第1页
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_第2页
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_第3页
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_第4页
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考点四十七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1.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反应原理:CH2=CH2(g)+H2O(g)=CH3CH2OH(g)△H。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化学键C-HC=CH-OC-CC-O键能/kJ·mol-14136154633483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B.相同时间段内,用该反应中三种物质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C.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但碳碳单键更

2、稳定D.上述反应式中,△H=+34kJ·mol-1【答案】D2.己知反应:2A(l)B(l)△H=-QkJ/mol,取等量A分别在0℃和20℃下反应,测得其转化率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代表20℃下A的Y-t曲线B.反应到66min时,0℃和20℃下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C.0℃和20℃下达到平衡时,反应都放出QkJ热量D.反应都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a>b【答案】B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3、,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解析】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就先达到平衡,即曲线先出现拐点,故b代表20℃下A的Y-t曲线,A项错误;反应到66min时,0℃和20℃下的转化率相同,因二者的起始量相同,故此时放出的热量相等,B项正确;2A(l)B(l)△H=-QkJ/mol表示2molA完全反应放出QkJ热量,因无法知道具体有多少A物质已经反应,故放出热量也无法计算,C项错误;b是代表20℃下的Y-t曲线,a是代表0℃下的Y-t曲线,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反应都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a

4、D项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量取24.00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B.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时,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C.通常采用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不同条件下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D.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应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得到细小晶体,有利于加快反应或溶解的速率【答案】B4.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秒时,NO2

5、的浓度为0.02mol/L。在60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B.在2秒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0molD.平衡时,如果再充入一定量N2O4,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答案】C【解析】A项,前2秒,以N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则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s),

6、故A项错误;B项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其物质的量为0.02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mol/L×5L=0.1mol,则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0.05mol+0.1mol=0.55mol,容器内的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故B项错误;C项,平衡时,体系内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1.6=0.8mol,设剩余N2O4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有(0.5-x)×2+x=0.8,解得x

7、=0.2mol,即体系内含0.2mol N2O4,故C项正确;D项,平衡时,若往容器内充入N2O4气体,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小体积,由N2O4═2NO2,则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2O4的转化率降低,故D项错误。5.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台物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其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反应机理如下(以F-12(二氯二氟甲烷)为例):CF2Cl2CF2Cl+ClCl+O3→ClO+O2ClO+ClO→ClOOCl(过氧化氯)ClOOCl2Cl+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可以增大CF2

8、Cl2的分解速率B.ClO+ClOClOOC1的反应中有非极性键的形成C.CF2Cl2是臭氧破坏反应的催化剂D.臭氧屡破坏的关键因素有:氟利昂,太阳光【答案】C6.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向体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2molHI(g)充分反应,可吸收12.5kJ的热量B.加入催化剂,分子的能量不变,但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多,速率加快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HI分解率不变D.H2(g)+I2(g)2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