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

ID:34645432

大小:4.25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3-08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_第1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_第2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_第3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_第4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学校代码:10165学号:201011315逢掌师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⑨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作者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姓名:胡杭爱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兰莲皿夕℃二0一三年六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塑趣受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

2、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盘趣坠指导教师签名:益萎签名日期:≯I多年f月f7日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已发展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在其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

3、显著的同时资源环境情况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长三角地区16个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关理论,融合了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近十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现状的论述,指出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局面,但在资源环境方面,存在能源资源相对短缺、三废排

4、放严重、水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尽管近几年对各地的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强,使得部分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先天环境条件不足,加上长期以来的污染和破坏,长江三角洲的资源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引入应用脱钩理论和改进的弹性分析法脱钩程度判定标准,资源消耗指标选择水耗量、能源消耗量、生态足迹耗和耕地减少量,环境污染指标选取工业“三废”、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碳排放量,建立能较全面反映资源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09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及16个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的时序变化和空间演化趋势。三是采用Commoner分解模型来

5、进一步分析经济规模、人口数量、技术进步对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的影响,指出经济规模效应和人口增长效应在2000—2009年都是正值,对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有拉动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在六个时期呈现负值,说明在这六个时期技术进步效应减缓了资源环境压力,而2003—2005年技术进步效应呈现出正值,表示在这三个时期技术进步效应增加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四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针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转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归纳为五点: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区域环保投入;

6、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保意识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积极推进污染防治。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资源环境;脱钩分析;Gommoner分解模型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AStudyofCoordinativeDevelopmentBetweenEconomicGrowth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oftheYangtzeRiverDeltaAbstractAsoneofthelargesteconomiccoreareainChina,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

7、hasdevelopedintotheworld’Ssixthlargesturbanagglomeration,butthesignificantresourcesandenvironmentatthesametimeisalsofacingaseveretestwiththeincreasingly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icintegrationtrend.Basedonthe16citiesoftheYangtzefiverdelta(Shanghai,Nanjing,Suzhou,Wwuxi,C

8、hangzhou,Zhenjiang,Yangzhou,Taizhou,Nantong,Hangzhou,Jiaxing,HuzhouandShaoxing,Ningbo,Zhoushan,Taizhou)astheresearchobject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