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

ID:34753024

大小:70.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_第1页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_第2页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_第3页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_第4页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立文教授三句真言话国学国学略说—易、儒、道、释三句真言作者:张立文教授(经编辑整理)为什么我要选择每家的三句真言?我们知道,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仅就儒家的书籍就说过“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穷年不能究其礼”。国学方面的典籍浩如烟海,“穷年不得尽其观”,因此我们应该掌握核心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每家的思想都概括为三句话,这样概括的标准有二:一是这家的核心思想;二是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最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句话尽管简约,但并不简单,因为它概括了这家思想的核心话题。三句真言?尽管简约,但并不简单。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这个花朵是不美的;如果世

2、界上只有一种植物,这个世界我想就要消失了,生物需要多样化。同样,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也只有这样,文化才是光辉灿烂的。拂去西学的遮蔽,拭去“封建”、“落后”的尘埃,重新发现国学的价值和魅力,重新定位国学的自我身份,就是重新发现中华民族自我,发现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这是自我文化觉醒的表现。一、《周易》的真言《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活水,是中华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说莱布尼兹关于“二进制”的思想,就得到了

3、《周易》的启发;同时,它也开启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周易》以乾卦为首卦,开启了伏羲到孔子这样一个儒家的思想路线,《归藏》以坤卦为首卦,开启了黄老道家系统,《连山》是以艮卦为首卦,则开启了墨家的系统。当然其他各家也都受到了“易”的影响。易道广大,乾坤并建,阴阳消长,与时偕行。它的三句真言可以这样概括:一、生生之谓易;二、保合太和;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第一、生生之谓易“生生之谓易”包括这样两层涵义:一是“富有之谓大业”;二是“日新之谓盛德”。什么叫“生生”?《周易》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谓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周易》各卦产生的过程

4、就体现了“生”的品格。六十四卦的产生,就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这种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维方式。只有变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有富有,此谓“富有之谓大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富有应该包括每人的道德水平、科技知识以及财富积累等,也就是说要成功立业,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还有精神财富的富有。一个人道德的缺失,可能会使你整个的财富化为乌有,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是因为后继者没有一种创业的意识和道德。生生和富有另一层涵义是“日新”。所以它把“日新”作为一个重大的德性。“日新”就是“日日新”,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不断的创新,如果没有不断的创新,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

5、“生生不息”。怎样才能保持不断地生生和富有?君子终日要勤奋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够不断的反省自己,这样就不会有灾祸。一个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是不会进步的,一个人能不断的反省、反思自己才能不断的生生和创新。7第二、保合太和《周易乾·彖》上有句话叫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变化有一定的规则,在变化的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得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并“各得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取得一个协调、和谐。这种思想影响很大。“和”的思想得到后来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阐发,成为中国思想上一个核心的范畴和首要的价值观,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内

6、政外交。具体表现在,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讲“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讲“和为贵”、“和以处众”;在国家、民族关系上讲“和亲善邻”、“协和万邦”;在人与人关系上讲“仁者爱人”,和衷共济;在不同文明间讲“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在人的心灵上讲平心静气、和气长寿;在家庭关系上讲“家和万事兴”;在经商上讲“和气生财”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格言。第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义”,一曰变易,二曰不易,三曰简易。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

7、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才堕入恶。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把原来的“本心”恢复起来,这就得“尽心”,即认识我们的“本心”是什么。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

8、互动中来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