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

ID:34766609

大小:53.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_第1页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_第2页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_第3页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_第4页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u《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u《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田园将芜胡不归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u《滕王阁序》(王勃)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3、。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3、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鹤汀凫渚,;,”盛赞其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建筑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5、初唐四杰之一在《滕王阁序》开篇即以,。,。交代出洪州的地理位置,而且极写其地势之宏伟。接着用,;,。交代洪都物产丰

4、富,人才俊美。6、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7、王勃《滕王阁序》用,。盛赞滕王阁宴会宾客中,文人雅士的非凡文采,用,。极写阁中宴席上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8、《滕王阁序》的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有意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9王勃《滕王阁序》用,。,。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10、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

5、,。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访风景于重阿。临帝子之长洲,。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描写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11、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1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13、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

6、建的,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技压群雄,总述其事,写作了千古名篇,留下千古名句“、。其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他与、、并称为“初唐四杰”。u《滕王阁序》(王勃)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4、黄鹤楼、

7、岳阳楼、鹳雀楼、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5、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6、响穷彭蠡之滨7、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8、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10、序属三秋、俨骖騑于上路、得天人之旧馆、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1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1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3、《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8、长天一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骆宾王、杨炯、卢照邻(2)《逍遥游》1、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这些均源自《逍遥游》中“,,”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