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

ID:34776443

大小:70.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_第1页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_第2页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_第3页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_第4页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以文14断块为例王海祥党庆明彭有聪钟海(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摘要:极复杂断块油田由于受断层影响,油气层分布规律不易掌握,构造格局认识不清。本文中,作者依据多年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极复杂短快油田的油藏描述思路和方法。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复杂断块油气藏研究的需要。关键词:地层对比三维地震RFT复杂断块油田的复杂性不单表现在十分破碎的形态上,更为主要的是主断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规律(断块区控制油气富集区),与主断裂相伴生的一系列断层造成了油藏的多种复杂性,这是断

2、块油藏的本质所在。盆地内的二、三级断层对油气聚集起控制作用,其走向一般与盆地走向或盆地内最主要的构造线方向一致,四级断层可以成为具体含油断块的边界,但不能决定油气富集的面貌,其走向多数是大致平行于主次构造线。油气富集区位于断块区的最有利部位上,但不同地质条件的断块区最有利的部位并不一致。在地堑式断块高部位小断层很多,成为复杂带,富集区往往在腰部,而抬升很高的断块区油气富集往往直接受主断层的控制。复杂断块油田内部断块油藏的数目虽然十分庞大,但绝大多数油藏都很小,含油高度在20-30m以下,在同一层位含油面积

3、基本不连片。上述规律是石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在断块油田的具体表现,只是小断块油田的油气藏形成条件的配置关系更为复杂,影响油气富集的因素更为严格。在断块油田研究中加强综合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总的来说与一般油田是一样的,但也是有一些特殊性,有些方面可以放宽要求,有些方面要求更高一些,有些工作方法要作一些变动;有些方法需要一些特殊技巧,尽管都是一些战术性问题,在开展工作时,特别强调一下,对研究是有益的也有利于加深对一般工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1、用“通盘筹划,系统研究,突出

4、重点,遵循规律,尊重资料,大胆假设,反复论证,反复修改,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指导研究全过程。复杂断块油田的复杂性源于它除服从一般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同处一个二级构造带的各断块区由于共同的成因机制在大规律上应该是相似的。在一个地区上下层系之间是有成因联系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研究中就要通盘考虑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系统联系,理解消化与之有联系的成果,有利于大规律方面的掌握,对研究过程起科学指导作用,不致于出现大的偏差。复杂断块油田的特殊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只有反复认识,反复修改,认识才可能逐步到

5、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复杂断块的研究一开始研究人员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耐心,避免浮躁,“反复”是复杂断块油田研究过程的最大特征,也是符合认识规律的。2、坚持“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先简单后复杂,反复认识,逐渐深化,逐步完善”的工作程序。这种指导方针是普遍适用的,但对复杂断块油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复杂断块油田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现象,令人如坠五里雾中,如果没有坚实的断块油田理论和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程序,就会茫然不知从何入手,就会给研究工作带来较大的盲目性,拉长了“磨合期”,在很大程度上凭机遇来推

6、动研究过程。掌握了这种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就成为目标明确,方法具体,成效显著的事情。3、集成目前成熟的各种地层对比方法,综合考虑对比地层地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地层划分和对比准确可靠,才能正确认识地下情况,断点的识别,断层断块和油藏的研究更是依赖于准确的对比工作。断块油田由于钻井剖面断缺,要认识标准剖面和地层的横向变化难度较一般油田更大一些,由于单个断块小,单个油藏涉及的范围小,尽管要求不必像大油田那样高,但难度也很大。针对断块油田的地质特征,采用“逐级控制,不断修改”为主要对比方法,对比手段以测井

7、资料为主,参考其它可利用的信息,并根据油田开发动态不断调整对比的结果。建立和掌握油田地层的全剖面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在断层密集的复杂断块油田上,较小地层单元的完整剖面比大单元的完整剖面多得多,这是常识,但在缺乏稳定对比标志地区、对比工作难度就大多了。文14块沙三上地层是一套灰色泥岩与成组砂岩、油页岩组成的韵律层,油页岩分布稳定,是很好的对比标志,各段泥岩和各组砂层都很有特色,可以辅助对比,这样,尽管连续井段很少,很快就可以接起来全剖面。沙二下地层沉积不稳定,不具特殊岩性的过硬对比标志层

8、,无测井全剖面,连续井段全都小于100m,尽管沙二下1-6砂层组发育有对比的高导泥岩,在这里也不敢确认了。这也是文14块近二十年来地层理不清的重要原因。针对文14块的现实只能用地堑带邻区全剖面进行对比。具体每口井对比。在断层多的油田,每口井的对比都不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复杂断块油田上断层的同生性使不同断块地层差别较大,地层连续井段小,断层附近的地层往往多少受到破坏,电性特征就没有那么标准了。这需要从已知到未知,先抓住可信段,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