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生态思想

浅谈老子的生态思想

ID:34780162

大小:57.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浅谈老子的生态思想_第1页
浅谈老子的生态思想_第2页
浅谈老子的生态思想_第3页
浅谈老子的生态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老子的生态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天人合一”与“自然无为”——论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1-05-0616:18:00]作者:朱红莉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老子 生态伦理 内容论文摘要: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伦理问题与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关系最为密

2、切。在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令天,研究生态伦理意义重大。早在2500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当代意义上的生态伦理学的内容。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一“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老子构建了以“道”为最高实体的世界观,体现了“天人合

3、一”的生态思想。1.天人相通。在老子看来,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域”中有天地人,天地人三者并立。有天有地有人,有自然界,有人类社会,因此可以理解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这表明了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致与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天人相通

4、”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2.万物平等。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为宇宙本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二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其最大的共性和最初的本原的有机统一体。王泽应老师提出:物有万殊,“道”归一本。盖一本通于万殊,万殊由于一本。“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天地万物作为“道”的产物均是与道为一、天然平

5、等的。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然平等,没有任何特殊权利以优越者自居。因此人类对自然万物要平等视之、平等待之,可以利用和保护,不能征服和改造。3万物相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地万物自然平等,那么在自然之秩序中,宇宙万物是怎样维系的呢?老子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老子认为,大自然之构造是由万事万物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而生成的一张生态之网,这张网虽然网眼稀疏,却没有缺失。这体现了一种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这种从普遍联系

6、中来考察自然界、明了自然之生存法则、以确定人类行为方式的思维,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天人相通、万物平等、万物相系的思想构成了老子“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应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要破除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为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因此应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决定了其“见素

7、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1.知足寡欲。老子认为,人皆有欲望,一切社会冲突和人际纠纷都是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人们在争相满足欲望的过程中自受其苦,社会也因此而深受其害,解决这些问题,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世界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道自我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只有知足知止这种知道满足的满足,才会永远感到充实满足。老子又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

8、》四十四章)贪得无厌、过分地爱取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耗费,过多地贮藏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因此人类应该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知足、知止”,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2.去甚、去奢、去泰)老子认为人应“知足寡欲”,因为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故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主张戒除极端过度、戒除奢侈,回复自然常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老子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