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优秀教学五步法

文言文优秀教学五步法

ID:35043327

大小:1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6

文言文优秀教学五步法_第1页
文言文优秀教学五步法_第2页
文言文优秀教学五步法_第3页
文言文优秀教学五步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优秀教学五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教学五步法-中学语文论文文言文教学五步法赵庆文4/4李春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结合当前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现状,有如下思考。当前

2、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二是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被动笔记、背诵的工具;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教学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自然教法不同。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种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

3、教学的效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讲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五步法”。在讲读课文中,教师要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然后宏观设计,采用文言文教学的“五步法”,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现用《项脊轩志》一文来诠释这种方法:(一)课内课外粗识文字这一步可分为课外和课内两部分。我的具体做法是:提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对照参考资料疏通全文,并落实重点文言词语,教师要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上课时可采用竞赛的方式,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相互提问、答疑,学生答不出的,再由教师解决。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各小组得

4、分公布在黑板上或记录在班级评分栏里。如教《项脊轩志》时,我提出预习要求——写出“比、乳、过、下、而、然”等文言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自读的时候有重点。课上除老师留的文言词语外,各组互相出词考查,一词一分。这样就完成了对文言词语的落实积累。(二)有的放矢我问你答通过前面的粗识文字,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扫清文字障碍,基本了解课文内容,所以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查缺补漏、突出重点。教师在备课时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全面、有层次地理解并掌握课文知识的问题。教师问,学生答。如《项脊轩志》教学中,我

5、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哪句话?2、文中写母亲最感人的细节是什么?3、写祖母最感人的细节是什么?4、作者是如何表达对亡妻的思念的?5、文中感人深者,莫过一个“情”字,文中的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三)构筑框架庖丁解牛4/4此环节具体做法是:分小组把各段的大意写出来,归纳合并,进行分段分层,然后教师收集各小组不同的分法,让全班同学来进行评价、鉴定。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恰当地引导,最后师生共同确定最佳结果。长期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清晰的结构层次感。如《项脊轩志》中我让学生自己分段,然后给每部

6、分起个富有意境的名字,经过讨论得出“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落图”“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图”三段内容。(四)各抒己见借鉴欣赏让学生查阅各种书籍和参考资料,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章特点、优劣的评价,以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这个基础上,再要求他们慢慢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另外,还可以先由教师做示范,对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赏析他们认为精彩的语句。如《项脊轩志》中,我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然后和学生一起重点分析“庭有枇杷

7、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通过讨论明白“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五)情景设置朗读背诵文言文教学还要和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结合在一起。在平时练笔中,鼓励学生用文言文或半白话文写作,当然,教师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可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的方式;也可以上完一单元文言文后,布置一篇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吻合的作文,提示学生多引用课文里面的句子。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晚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采用话剧、演讲、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文言文学习,让学生喜欢学,喜欢读,喜欢背,从而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氛围。赵庆文,李

8、春华,教师,现居吉林桦甸。4/4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