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

ID:35072886

大小:26.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7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_第1页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_第2页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_第3页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_第4页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研究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对为儿童群体服务的室外游憩空间重视度也逐步地提升,很多城市纷纷改造或新建了儿童公园。区别于传统的“沙坑+滑梯”单调的娱乐设施添加模式,现代儿童公园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如何抓住“儿童的口味”,引导儿童进行主动性的娱乐和探索,是儿童公园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对于儿童这类特殊的群体,要想进行专业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只有主动关注儿童的心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设计相符合的游乐主题空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目前,如何结合儿童

2、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儿童公园的相关设计,我国学者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试以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探讨如何创造一系列符合他们心理行为特征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  一、儿童心理学  (一)概况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同样,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公园的设计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学者非常多。中国主要有陈鹤琴、黄翼、朱

3、智贤等,他们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国外更是注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在儿童心理学史上,第二个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是美国的霍尔,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之后比较著名的还有瑞士儿童心理学大师让?皮亚杰及新皮亚杰主义相关学者,另外法国当代心理学家H.瓦龙也是一位在心理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  (二)不同年龄分组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儿童随着年

4、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把握好不同年龄组的心理行为特征是儿童公园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下面主要依据法国当代心理学家H.瓦龙研究的年龄分期、特征和其他相关资料以表格形式归纳整理如下[3-6](表1):  二、福州儿童公园主题空间调查与分析  儿童公园是儿童游戏场之一,由于其公园性质,它区别于其他儿童游戏场的特点主要有:场地比较完整,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空间安全性相对较强,具有由道路进行连接的多个游戏主题空间。  (一)儿童公园的概况  

5、福州儿童公园位于福州市北郊新店镇片区,莲花峰山脉延伸缓坡地,东与规划中的福州市绿化工程处停车场和花鸟市场相邻,南面有闽越古城遗址以及大片的居住区和科技园区,西面为刚刚建成开放的福州动物园,北面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八一水库和斗顶水库,周边人文气息浓厚,自然环境优越。福州儿童公园是以“榕树下的童年”为主题,分为六个子主题空间,分别是活力园、艺术园、极限运动园、戏水园、小伙伴园和游乐园。目前,极限运动园已经施工完毕,但没有对外开放;游乐园正在施工,在其安全的区域设有临时性的气垫床,其他主题空间都已对外开放。该公园地处郊区,按

6、照场地领域的使用频率,属于偶尔的范围(occasionalrange),即儿童偶尔会光顾出没的领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使用率高,公园里单独游戏的儿童非常少,基本上都有大人陪同。  (二)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的儿童活动情况调研与分析  儿童的心理活动虽然是内隐的,但外在活动是外显的,哪些主题空间符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广受儿童欢迎和喜爱,是可以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的。本调查以三个时间段即2010年10月3日上午10点、2010年10月23日下午3点、2011年2月30日上午10点进行观察调研,表格调研数据结果取以上三次调研数

7、据的平均值(表2和表3):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分析得出:儿童比例为34.9%,监护人比例占65.1%;儿童公园中不同主题空间儿童数量分布有所不同,活力园和小伙伴园中的儿童数量最多,各占到35.8%和27.8%,其他主题空间儿童数量分布由高至低依次分别为戏水园、游乐园和艺术园,各占到15.3%、10.9%及10.2%(图1);而儿童公园中的儿童年龄分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3~5、6岁的儿童占了50%,12岁以上的儿童仅占4%(图2);儿童的活动方式以玩沙、滑滑梯、玩各种简单器械为主。  三、儿童公园主题空间创造的优化措施

8、  综上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的创造上,可以从心理行为的差异性、主题空间的创意性和成人休憩空间生理融入性等几个方面采取优化措施。  (一)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分组的心理行为差异性  深入儿童心理学,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具体有哪些差异,相对而言,六岁以下的婴幼儿期倾向于有监护人陪伴的户外娱乐休闲活动;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