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

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

ID:351379

大小: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7-26

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_第1页
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_第2页
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_第3页
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_第4页
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产减值会计初探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资产减值会计初探姓名:xxx准考证号:xxxxxx专业:会计年级:xx级指导教师:xxx课题摘要11资产减值是指因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改变而导致资产使用价值降低,致使企业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进入21世纪,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粉饰资产价值成为普遍现象,财务报告中大量的虚资产的存在对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产生了严重影响。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介绍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

2、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资产减值现状建议11目录一、引言4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一)公允价值较难确定4(二)折现率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4(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5(四)资产组的划分界限不明确5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6(一)适当地运用公允价值,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6(二)规定折现率的选择标准,研究相应的制约手段7(三)让理论与实践检验有关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8(四)提高从业人员的预测水平,明确资产组的划分界限8结论10致谢11参考文献1211一、引言资产减值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的

3、改变而引起的资产价值的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小于现有的账面价值。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做出的实际工作。《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披露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作出了相应的操作指南,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不可避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问题,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还任重道远。所以探讨对资产减值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本探讨针对目前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现状,对影响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二、固定资

4、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公允价值较难确定新准则规定,公允价值可根据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确定;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按市场价格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进行估计。对于单项资产,其销售协议价或市场价格可较容易地获得。然而,对于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则很难取得其销售协议价或市场价格,这时,是将各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加还是采用外部评估值作为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准则没有对此进行限定。此外,在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水平及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还不是很高,这些条件限制了公允价值的确定。(二)折现率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弹

5、性空间11《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当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取得时,选择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资产可回收金额。而“折现率”的高低对现值的可靠性有极大的影响。选择的折现率偏高会导致现值偏低,选择的折现率偏低会导致现值偏高。准则第九条规定“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以确定其现值”,但是何谓恰当的折现率呢?当下,并没有选择折现率的标准。目前会计工作者普遍认为其操作性不强。新准则关于折现率的相关信息并不详尽,对于折现率有如下规定:“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折现率的选取没有明确标准

6、,存在较大的选择空间,计算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做出人为的假设和判断,其计量的可靠性较差。而且,折现率是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在目前通货膨胀比较厉害的环境下,预计折现率时,更应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它的变动引起可收回金额的变动,使得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导致计提过程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还缺乏制约手段。由于上述两点原因,企业难以很好掌握这一指标,实务操作性差。(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存货可

7、变现净值、短期投资市价、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因此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四)资产组的划分界限不明确资产组概念的引进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资产组的认定在具体操作上十分复杂,涉及大量的主观判断,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从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