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ID:35322151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3

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大附中2007—200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必修班补考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

2、“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句话告诉我们()A、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B、具体科学揭示的是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普遍的规律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产生于自然科学4.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B、存在即被感知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①它涵盖了哲学的全部内容②它使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③他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④不同的人对二者关系又不同理解A、①②B、③④C、①

3、④D、②③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的问题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7.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事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8.赫拉克里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列宁评价这种观点说:“对辩证唯物主义绝妙的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里特()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的统一起来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D、对世界的看

4、法既唯物又辨证,因而是科学的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0.胡锦涛指出,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①人类精神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哲学资源②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③坚强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④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前提是()①生物进化论②信息

5、科学和进化论③细胞学说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13.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日月星辰②马克思主义③亭台楼阁④工作计划⑤动植物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⑦工程设计方案⑧电磁场⑨法律和法规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⑦⑨C、①②③⑦⑨D、②③④⑦⑨1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 ④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唐朝诗

6、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1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17.就其根源来讲,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7、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18.据《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那么“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19.“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20.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