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

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

ID:35552682

大小:18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27

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遥感航测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选线设计与线路CAD》答卷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孙莉学号14031030016049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方向)学习中心太原学习中心一、主观题题目: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孙莉学号:14031030016049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方向)2015年11月20日摘要:笔者用实例阐述了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并提出未来铁路新线勘测、旧线改造、施工预测、病害整治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航测遥感技术的作用。关键词:航测遥感技术、铁路选线、应

2、用1、概述铁路选线要穿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及地质构造单元。在50年代进行铁路选线,由于缺乏先进的宏观手段,所以仅凭勘测人员的地貌调查,从事设计资料的搜集工作,无论如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到了施工阶段,发现了一些原来未曾发现的问题,不得不进行改线,甚至铁路建成通车后,才逐步显露出不良地质的危害,如崩坍、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的畅通。自从运用航测、遥感新技术后,对铁路选线多了一个宏观手段,则能发现许多不良地质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铁路选线质量,加速了铁路勘测设计的进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当显著

3、的。2、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我国在航测、遥感技术方面应用已经进50年,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选线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今特阐述如下:1.航测技术在兰新线铁路选线中的应用建国初期,随着社会主意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原来采用花杆、板尺一套原始测绘方法,越来越不适应需要。因此,急待采用新的勘测方法和新的技术措施。1954年,为了把铁路修到新疆,开发大西北,决定修建一条长达两千余公里的兰(州)--新(疆)铁路。当时在一无地形资料,二无地质资料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快速地完成铁路勘测选线工作,确实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尤其

4、是兰新铁路东段,地形、地质条件相当复杂,铁路穿越兰州、新疆交界的龙首山山脉。星星峡垭口处,在1:20万日本军用草图上仅能概略地设计出七处垭口可以通过分水岭,但是用人力全部测绘出绵延百余里的七处垭口地形,显然是不可能的。铁路究竟从哪个垭口通过最好,确实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兰新铁路穿越沙漠、沼泽、盐湖、碱滩等不良地质区域,线路从何处穿越更经济合理,首先应将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测绘出来,然后才能进行选线。当时地质人员采用竹竿插旗的方法,测绘出沙漠的分布范围,地质人员将整汽车的竹竿,插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犹如沧海一粟,采

5、用此种方法测绘不良地质界线,显然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当时地质、地形两大问题,使兰新铁路选线工作几乎难以进展。1955年,铁道部确定在兰新线采用航空勘测方法,以解决兰新铁路选线困难的问题。原计划航空摄影后,先拿到莫斯科制图,制完图后,再进行选线。1955年航空摄影后,在立体镜下,选择了两处分水岭垭口,测量队上去很快测绘了地形,地形问题很快便解决了。地质人员应用像片判释沙漠、沼泽、盐湖、碱滩等不良地质分布,效果很好,地质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航测之后未曾拿到国外制图,兰新铁路便选出了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这就大大加快了兰新铁

6、路勘测设计进程。2.张(家口)--白(城子)铁路选线1965年采用多倍仪进行了铁路选线的科研试点。就是利用了航空像片在室内进行判释、制图、选线工作。1965年选择张--白线狮子沟一段线路做实验。通过实验,优化了线路方案,显示了航测选线的优越性。3.焦(作)--枝(州)线北段铁路选线1965年航测处与铁四院配合焦作--枝州线北段,月山车站至黄河边进行航测内也选线。当时公选了两条线路方案,即大沟河东方案和大沟河西方案两大线路方案,当时通过航测内业选线,大沟河西方案虽然线路位置较好,但位于黄土地区,滑坡甚多,因而采用了大

7、沟河东的方案,而用航摄像片地质判释,对大沟河东方案进行了多处改善,查明了沁河大桥古河道、洪积扇、泥石流、滑坡群、丹河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大大改善了线路方案。铁四院开始以大沟河西方案为主要方案,经三个月的勘测钻探,发现此方案滑坡甚多,故将此方案放弃,而从新选用了航测内业选的大沟河东的线路方案。4.昆(明)--思(茅)铁路选线1974年铁二院同航测处配合,对昆思铁路进行选线。当时昆思铁路线中段穿越横断山脉,线路在纸上定线时,选用了景星坡方案,线路甚为优越,就想把次要方案龙镇方案取消。可是地质专业通过航空像片判

8、释,发现在景星坡线路穿越一座5km的长隧道地段,有一条大断层斜穿隧道,断层破碎带宽300m,5km长隧道即有2.5km隧道洞身位于断层破碎带。因此马上取消了景星坡线路方案,而以龙镇为主要线路方案,应用航测新技术将主次两大线路方案作了颠倒,又一次显示了航测选线的优越性。5.大(同)--秦(皇岛)铁路选线大同--秦皇岛铁路,西起煤都大同东抵渤海之滨的秦皇岛,全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