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

ID:35572707

大小:4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9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_第1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_第2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_第3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_第4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上网学习记录表上网时间登陆教学平台学习内容简要记录****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大纲:课程性质、教学媒体、目的和要求、方法和建议、考核****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实施方案:性质与任务、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主要教学环节、活动计划及联系方式、素质教育要求****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复习大纲:开卷考、考试内容、复习方法建议、考试题型、范围以及各章要点****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信息:教材及辅助教材、网上教学资源、使用建议****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建议:自主学习和小组活动、面授辅导、网上教学活动、形成性考

2、核****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参考资料、往届试卷、平时作业、在线测试****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上网学习记录表上的登陆平台,请认真的写完整,不要用“同上”或者“のの”代替,会扣分的。抄的时候注意时间,要修改,要看清楚再抄。讨论题和学生上网学习记录表都要填写,不要空着。《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指导1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群

3、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也称为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互动。4、心理上的断乳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10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

4、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自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农民革命战争不断兴起,中国的上中层人物、知识分子中,为了救亡图存也先后出现了洋务派和维新派,其中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首先介绍和讲解群学或社会学,可称为中国社会学的启蒙思想家。从此可知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空前动荡不安,产生于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

5、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3、简述符号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以解释其规律的理论。(1)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2)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3)社会学家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

6、义来决定其所采取的行动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4、简述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1)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意。10三、

7、论述题1、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是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第一,人的需要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第二,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①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②较低级的需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足之后,较高级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而成为有推动力的激励因素。③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更能

8、持久地激励人。④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⑤并不是所有的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和超越。⑥马斯洛把需要的满足看成是重要的。(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好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具体原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