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ID:35604604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31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_第1页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_第2页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_第3页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_第4页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津科技大学《功能性食品学》研究生课程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院:食品学院7摘要常见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目前工业用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健康

2、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发酵乳制品、泡菜、纳豆等发酵食品)。国内外学者对益生菌进行了很多研究和介绍,但多数只局限于它的使用效果上,对其作用机理缺少系统而深入的总结。本文主要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为对象,综述了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机体免疫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关键词:肠道菌群;益生菌;研究现状1.肠道菌群概况1.1胃肠道正常菌群人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个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1],而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胃、十二

3、指肠、空肠细菌的种类及数量极少,主要由于胃酸、胆汁作用及小肠液流量大,蠕动节奏快,细菌在繁殖前即被冲洗到远端回肠及结肠,细菌浓度<103个/mL,主要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而回肠末端由于肠液流量少,蠕动减慢,细菌数逐渐增加到105~108个/mL,主要含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2]。至结肠,细菌数明显增加,浓度为109~1012个/mL,主要为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而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有少量。肠内菌群保持共生或拮抗关系,维

4、持微生态平衡,与宿主健康及疾病有密切关系。1.2菌群失调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肠道微生态系统被破坏,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这称为菌群失调。临床上以腹泻为最明显症状,其它如肠道菌群中潜在致病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一些过敏性疾病。“益生菌”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当时的意思为“prolife”。Lilly等(1965)把它定义为微生物体所产生的能够促进生长的物质。Parker(1974)认为“益生菌”是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并且对动物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3

5、]7。Fuller(1989)把它定义为一种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添加物。Havenaar等(1992)把Fuller关于益生菌的定义进一步扩展,定义为:能够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而应用于人和动物的单一或复合的、活的微生物体的培养物。Tannock等(2000)[4]更加强调微生物在胃肠道中的存活能力,并将其定义为:能够通过胃肠道,从而对宿主健康有益的微生物。作为一个有效的益生菌菌种,其来源应该安全,且无致病性、耐受胃酸和胆汁、能黏附于肠黏膜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黏附,有益于人

6、体免疫及其它功能。目前用于食品的益生菌主要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日本和欧美用于酸奶及微生物制剂的乳酸菌种有: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等[5]。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有: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和嗜热链球菌。益生菌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维持和调节机体的正常肠道菌群上,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益生作用[6]。1.3

7、益生菌应用现状及趋势目前,在食品领域益生菌主要以乳制品为载体来实现其特殊生理功能。市场上含益生菌的乳制品主要包括酸奶油、冰淇淋、酪乳、酸奶和奶粉等。在法国含有双歧杆菌的酸奶近年已经增加了300%,占总销售量的4%,11%的酸奶都添加了双歧杆菌[7]。在丹麦,医生推荐通过摄入双歧杆菌制品治疗肠道紊乱。前苏联将双歧杆菌制成保健品,供长期从事太空飞行的宇航员食用。其它国家也都有类似的产品,可以说世界各国益生菌乳制品种类繁多,在整个乳制品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中国奶业协会有关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益生菌乳饮料正

8、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未来5年还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但是我国益生菌产品的生产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缺乏优良菌种,不能保证所用菌株具有生理功效,益生菌在乳制品中的存活率不高,产品质量相对较低,包装和生产技术上都不同程度滞后于国外同类产品,所以目前中国整个益生菌市场呈现低水平、低层次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注重和营养意识的提高,益生菌的应用也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益生菌乳制品因其营养全面和特殊的益生保健作用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