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

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

ID:35612597

大小:520.5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01

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_第1页
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_第2页
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_第3页
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_第4页
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新标《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B11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9-1实施2007-6-5发布棉花细绒棉Cotton-UplandcottonGB1103—2007代替GB1103-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59.060.10B321GB1103—2007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质量要求25抽样66检验方法77检验规则108检验证书119包装及标志1110储存与运输12图1棉花色特征图6表1品级条件2表2品级条件参考指标3表3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表4表4

2、断裂比强度分档表4表5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表4表6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表5IIGB1103—2007前言本标准4.9.2、4.9.3、4.9.4条款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本标准与GB1103-1999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重新修订了“主体品级、准重、公定重量、危害性杂物”的定义。——增加了“异性纤维、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色特征级”的定义。——明确将成包皮棉的抽样及检验分为“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情况。——明确棉花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或大容量快速棉纤维测试仪(以下简称“HVI”)检验。HVI检验采用上半部平

3、均长度。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根据HVI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定值。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时,应经常采用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进行校准。——将马克隆值级由三级修订为三级五档。——增加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内容。明确了棉花加工单位对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的抽样、检验方法和质量标识的要求。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可由交易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明确成包皮棉按批检验可采用HVI检验。——增加了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的分档内容。——明确了本标准所涉及的断裂比强度均采用3.2

4、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的校准水平。——增加了成包皮棉逐包检验的抽样方法、数量和检验顺序。——明确了逐包检验的成包皮棉在加工后先行顺序堆放,取得检验结果后,棉花加工单位可按检验结果和买方需求组批销售。——取消了“七级以下为级外棉”的规定。——取消了“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mm,按27毫米级计”的限制。——增加了“32毫米”长度级。——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由10.5%改为10.0%。——明确了皮棉成包时可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测定回潮率。——明确了采用“逐包检验”的棉花的杂质检验,按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

5、工的棉包作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水波、杨照良、何永政、于小新、熊宗伟、王丹涛、刘孝峰、康玉国、程隆棣、唐淑荣、江风。本标准历次版本:GB1103-1972,GB1103-1999。IIGB1103—2007引言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质检总局、财政部、

6、供销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03〕2225号)。国务院批准的《方案》确定,由专业纤检机构对棉花加工企业生产大包型棉花逐包实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并要求抓紧研制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制定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从2004棉花年度开始在改革试点中试用和验证,在试用和进一步扩大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布实施。据此,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成立仪器化检验国家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了《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草案)》,并在2004棉花年度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期间进行验证。针对验证中暴露出的问题

7、和有关情况,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从2005棉花年度开始,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行中试行,并扩大了验证范围和覆盖面。因此,当前我国棉花流通中同时实施两套棉花质量标准:一是GB1103-1999《棉花细绒棉》(以下简称GB1103),其适用范围是按现行体制要求加工生产的小包型棉花;二是《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其适用范围是按新体制要求加工生产的大包型棉花。与此相对应,对加工成包皮棉质量有两种检验方法:一种是依据GB1103标准,以目测手扯感官为

8、主,辅之以常规仪器的检验方法,并按批检验出证;另一种是依据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采用棉花大容量快速测试仪(简称HVI)的检验方法,并逐包检验出证。在目前GB1103与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并行中,暴露出两套质量评价体系之间不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