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ID:35626646

大小:20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03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1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2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3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4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概述1、目的学会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查阅资料,使用手册搜索公式和数据。2、任务和时间(1)见任务书。(附页)(2)时间为避免制图室使用冲突,时间协商。3、步骤(1)查阅资料,拟定设计方案,进行工艺计算和结构设计。(2)绘图。(3)编制说明书。4、作业档案袋+说明书+图纸。二、说明书的内容和要求(一)内容1、封皮(见附页)2、目录:主要项目(见附页)3、设计说明(1)设备作用;(2)工艺流程示意图;(3)选用该设备的理由、依据和优缺点;(4)设备的放置型式,进出物料口;(5)设备的结构特点;(6)特殊问题处理。4、工艺计算包括:热负荷、冷却水用量、传热面积

2、、管子(尺寸、数目、排列方式)、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的校核。5、设备结构的设计包括:壳体的直径、长度和厚度;管板尺寸、厚度和结构;封头、法兰、接管、接管箱的结构、尺寸和材料。6、设计结果汇总(1)工艺计算:主要结果;(2)结构设计:管板、法兰、接管箱和封头等主要尺寸。7、对设计的评价写出本次设计的特点、创新及不足之处。8、参考文献以便审阅者查对。(二)要求1、公式和数据应注明来源;2、设备及附件尽量标准化;3、主要部件应在说明书上画图表示;4、说明书上应详细列出计算过程。三、设计图纸1、1号图纸包括主视图、侧视图、节点放大图,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技术要求,明细表。2、技术要求(1)装

3、配的技术要求;(2)管板的技术要求;(3)折流板、支承板的技术要求。3、管口表包括冷却水进出口、蒸汽进口、冷凝水出口、不凝气排出口五个接管口的规格及用途。4、技术特性表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物料名称和传热面积。四、设计方案的确定1、确定换热器的型式2、流体流动的空间及方向3、流速的选择4、确定冷却水出口温度五、工艺计算根据任务书给出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化工工艺计算一、一些基本设计数据的确定此次设计的物料为:管程:清洁河水  壳程:饱和水蒸气根据要求,设计原始数据如下:[注]此处数据为任务参数1.蒸汽处理量2.真空度3.当地大气压:760mmHg4.绝对压强(1)此公式:绝对压强=

4、大气压-真空度。P绝=大气压强-真空度[1]二、传热面积的初定在稳定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随K温度变化不大时,根据总传热速率方程:(2)此公式见课本126[2]式中:———换热管外表面积,m2;———传热速率(热负荷),W;———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速,W/(m2·℃);———平均温度差,℃。所以,需要确定三个未知量,现计算如下:1.(1)此公式为计算要求。根据要求,,[1]。(2)见课本第841页。根据P绝,查饱和水蒸气表[2],得到下列数据:温度℃绝对压强kPa汽化热kJ/kg8557.8752295.29070.136(3)内插法计算公式(以温度举例,其他量计算方法与之相

5、同):设t℃所求量为x,t1℃所对应的量为A,t2℃所对应的量为B,则它们满足:2283.1由于绝压在上表两温度下对应压强之间,所以,采用内插法[3],计算该绝压下的温度和汽化热。2.假设一个[4] (推荐范围:1000~2000)(4)见设计书第11页表33.的计算(5)见课本第132页公式(2-77)根据[5]将三个所求量带入三、列管尺寸的确定1、管长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中,换热管长度的确定,既与换热器工艺计算和设备有关,还涉及如何合理使用管子材料的问题。所以,管长的选择应尽量采用我国现有管子材料的长度规格,或根据所选的适宜管长进行合理地截用,避免材料的浪费。我国常用的管长标准有1

6、500、2000、3000、4500、6000、9000mm等。本设计管子的长度:3000mm2、管径当采用小直径的管子时,换热器单位体积传热面积较大,设备较为紧凑,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耗用量较小,管程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也较高,但制造,加工较麻烦,且容易结垢,不易清洗,因此小直径一般用于清洁流体,而大直径的管子常用于粘性大或污垢的流体。我国列管式换热器标准中采用的无缝碳钢管的规格有:Φ19×2;Φ25×2.5;Φ38×2.5;Φ57×2.5(~3.5)mm等3、管材钢管的导热系数为45W/m.K(见化工原理书283页)一般中、低压列管式换热器的列管常用含碳量低于0.25%的优质碳钢的

7、无缝钢管,其钢号常以20为多,这种钢强度虽低些,但塑性好,焊接性能好。4、管心距t管板上两管子中心的距离称为管间距,用t表示。如图: t管心距的选择要注意满足:t=(1.3~1.5)d0,且t(d0+6)mm5、的选择为管束最外层管子中心距壳体内表面距离。其选择要满足:=(1.0~1.5)d0,且(0.5d0+10)mm四、管程数的确定1、根据平均温度查相关物理性质常数(1)见课本843页课本170页(参考设计书22页)焊接法:t=1.25d0胀管法:t=(1.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