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

ID:35629749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04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_第1页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_第2页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_第3页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_第4页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叙述技巧【摘要】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是具有新时期文学转型意义的一部作品,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时空界限,表现出独特的叙述技巧,并开创了中国新历史小说叙事的新纪元。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叙述视角、叙述主体叙述时间三个方面作简单分析。【关键词】《红高粱》叙述视角叙述主体叙述时空莫言的《红高粱》【作者简介】邢璐倩(1990-),女,广东省佛山人,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红高粱》初刊于《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莫言后来把《红高粱》及其续篇《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友》

2、这五部中篇小说合成《红高粱家族》。本文讨论的仍是最初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其新颖之处不仅在于“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规范,以一种独特而新颖的叙述方式开创了中国小说叙事的新纪元。当代“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张清华先生曾高度评价《红高粱家族》在叙事上达到的文学史价值:“《红高粱家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矫正了以往专业历史叙事和文学历史叙事所共有的偏差。可以说,

3、它提供了我们在以往的文学文本和当代的历史文本中都无法看到的历史场景,历史的丰富性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复活。它的‘野史’笔法、民间场景的杂烩式拼接,无意中应和了米歇尔•福科式的反正统历史的和暴力化修辞的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编纂学’,把当代中国历史空间的文学叙事,引向了一个以民间叙事为基本框架与价值标尺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它推动了当代新历史主义文学叙事的兴起,应该是不过分的。”张清华.境外谈文.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69-70由此可见《红高粱》有着独特的叙述技巧,下面就对叙述视角、叙述主体和叙述时间

4、作简单的分析。一、叙述视角的越界——零聚焦和内外聚焦叙事的结合“聚焦”这一术语是由热奈特提出来的。在《叙事话语》一书中,他首次对“观察点”一词提出修正,他认为人们“...混淆了其视点确定叙述透视的人物是谁,与叙述者是谁这一完全不同的问题,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混淆了谁看与谁说的问题”。谭君强.叙事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83而聚焦指的是谁在作为视觉、心理或精神感受的核心,叙述信息透过谁的眼光与心灵传达出来,在叙事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受到谁的眼光的“过滤”,或者在谁的眼光的限制下被传达出来。热奈特将

5、叙述聚焦分为三类,即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外聚焦叙事。在《红高粱》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零聚焦叙事与内外聚焦叙事的相互越界。“越界叙述是以突破原有某一叙述视角模式的习惯性、固定性使用带来的陈旧感和局限性为前提而形成的。由于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叙述视角的越界产生的新视角,它在选择越界点与越界幅度时完全可因叙述者的需要而灵活处置,因而它可兼有几种叙述视角的优势与消除其劣势,从而能传达某一原来叙述视角难以叙述的艺术世界的新体验和新感觉。”李红梅.叙述视角越界的“陌生化”创作效果.批评与阐释.当代文坛,2007.《

6、红高粱》的外聚焦叙事是体现在“我”,“我”是一个离开家乡十余年、身上沾染了很多现代社会习气的人,“我”对自己极其不满,从而试图寻找“家族的光荣图腾和我们高密东北乡传统精神的象征”。小说明确地说:“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因此“我”并不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而是处于故事之外的一个叙述者,也即外聚焦视角。“我”应该是从现实的角度,通过史书或者幸存者去看那一段已经消逝了的历史。但在小说文本中,“我”总是在试图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叙述者身份,使“我”具备了全知的视域或知域,以增加故事的

7、真实可信。而且从人称的叙事功能上看,“我爷爷”、“我奶奶”这一复合型人称综合了第一人称的亲切和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也即是外聚焦和零聚焦的结合,而“我”出现在“爷爷”、“奶奶”等亲缘称谓的面前,一方面,暗示故事的时间是过去时;另一方面也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造成艺术的真实和阅读感受的亲切。《红高粱》中的内聚焦是指叙述是以“我父亲”在胶平公路伏击战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的,“我父亲”既是叙述者,又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切外在的事件都是由“我父亲”过滤后进入叙述视野的。读者借助于这个特定人物的眼光去“看”出现在他周

8、围的一切,同时,也以符合这个特定人物身份的特征行动并与故事中的人物展开交往。比如在打伏击战时,“奶奶”来送饼却不幸被日本人打死的那一段叙述:...“飞落的米粒在奶奶脸上弹着,有一粒竟蹦到她微微翕开的双唇间,搁在她洁白的牙齿上。父亲看着奶奶红晕渐退的双唇,哽咽一声‘娘’,双泪落在胸前。在高粱织成的珍珠雨里,奶奶睁开了眼。奶奶的眼睛里射出了珍珠般的彩虹。”在这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