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

ID:3565299

大小:2.99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7-11-22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_第1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_第2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_第3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_第4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目的要求1.掌握固有免疫的概念及特点;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的特点及主要功能;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二、固有免疫细胞三、固有免疫分子第一节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及特点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也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特点:与生俱来;通过遗传获得;在抗感染中发挥作用早,但对病原体

2、的作用非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础。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一)皮肤黏膜及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物理屏障健康完整的皮肤和黏膜能有效阻挡微生物入侵。化学屏障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多种杀菌或抑菌物质。微生物屏障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二)体内屏障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能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物质进入脑脊液或脑组织,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可防止母体内病原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从而保护胎儿免受感染。血-睾屏障由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和生精

3、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基底部紧密连接组成的屏障结构,可防止精子与免疫系统接触。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包括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和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两大类。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二、固有免疫细胞(一)中性粒细胞1.主要膜分子(1)补体受体:CR1、CR3和CR4(2)Fc受体:lgGFc受体(FcγRⅠ/Ⅱ/Ⅲ)、IgAFc受体(3)其他膜分子:LFA-1、IL-8R等2.主要免疫学功能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1)直

4、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2)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IgG-Ag→FcγR→吞噬、杀伤;细菌荚膜→机体→IgM抗体→激活补体→CR→吞噬。(二)单核吞噬细胞1.包括单核细胞(monocyte)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2.发育过程(骨髓)(骨髓)(骨髓)(血液)(全身各组织)骨髓多能干细胞髓样干细胞前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Mφ)单核母细胞(骨髓)3.主要膜分子(1)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微生物等抗原的受体:A.模式识别受体:清道夫受体、LPS受体(CD14)、甘露糖受体(单核细胞不表达)、TLR等。B.补体受体(CR1)C.FcγR(2)提呈抗

5、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MHC-Ⅱ类分子(静止巨噬细胞表面很少或无表达)、B7分子(静止巨噬细胞无表达)。4.主要免疫学功能(1)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免疫防御功能)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①毒性物质---ROI和RNI(H2O2、O2-和NO)②抗微生物肽---防御素、阳离子蛋白③酶类---溶菌酶(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3)杀伤靶细胞——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4)抗原提呈作用(5)免疫调节作用:分泌细胞因子IL-1、IL-6、IL-8、IL-12和TNF-α等。(三)NK细胞(naturalkillercell,自然杀伤细胞)特点

6、: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granularlymphocyte,LGL)——胞浆中含嗜天青颗粒。TCR-、mIg-、CD56+、CD16+(FcγR)分布:约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10%;1.NK细胞的来源和发育●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出生后来源于骨髓。2.NK细胞受体●识别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或抑制受体(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抑制性受体:KIR2DL、KIR3DL活化性受体:KIR2DS、KIR3DS识别配体:HLA-G分子(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抑制性受体:CD94-NKG2A异二聚体分子活化性受体:CD94

7、-NKG2C异二聚体分子识别配体:HLA-E分子●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受体NKG2D、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K细胞FcγRⅢ(CD16)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抗感染、抗肿瘤作用(杀伤靶细胞)●直接接触杀伤:识别靶细胞配体→穿孔素-颗粒酶→靶细胞裂解诱导靶细胞凋亡●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NK细胞(FcγRⅢ)+IgG+靶细胞→细胞毒效应(2)免疫调节作用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GM-CSF、IL-3、M-CSF等)(四)NKT细胞是表达CD56(NK1.1)及TCR-CD3复合物的T细胞。多为TCRα

8、β型,少数是TCRγδ型。其TCR缺乏多样性,识别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