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

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

ID:35696922

大小:9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3

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_第1页
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_第2页
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_第3页
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_第4页
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专题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报告)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论疾病(美)刘易斯·托马斯①从远处看去,脑膜炎双球菌好像是整个人类的残酷无情的危险敌人。时疫席卷过军营,校园,有时危及整个整个城市的居民。那种微生物侵入血流,然后侵入脑膜间隙,结果便是脑膜炎。在有效的化学疗法出现之前的日子里,那是一种可怕的、高度致命的病痛。脑膜炎双球菌似乎特别适应于人类脑膜内的生活。从这一意义上讲,这种遭遇好像是有针对性的。你甚至会说,它就是这样讨生活。  ②可事情不是这样。脑膜炎病例是一些例外。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常例是一种良性的,暂时的

2、上呼吸道感染,几乎就不是一种感染,倒像是一种平和的结社。某些病人竟然发生脑膜炎、这仍是个谜,但不大可能意味着这是那种细菌的特别嗜好。可能的情况是,受感染病人的防御机制在哪方面出了毛病,以至于脑膜炎双球菌得到了进入的特许,可以说被请了进来。不管怎样,这种病是自然界的某种反常事件,很像是一场事故。③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的病毒在小鼠群中是无所不在的。它造成的典型疾病是一种致命的脑膜炎,其中,脑表面的渗出物几乎完全由淋巴细胞组成。初看上去、那种疾病似乎代表了一种特别适应于这种行为的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侵害。然而,实际情况是,疾病是由寄主自己的淋巴细胞

3、侵入大脑表面引起的,而不是由该病毒的任何神经毒性引起的。如果淋巴反应得到了预防,比如、在胚胎期诱发感染,产生对那种病毒的“容忍”,结果是持久的、无处不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有的病毒感染,但没有任何脑病的症状。④如果这时通过从正常的、不容忍的小鼠身上移植入淋巴组织来恢复免疫反应,那么,几天内就发生脑膜炎。新来的淋巴细胞涌满大脑表面,寻找病毒,而这正是致命的。从本质上讲,那种疾病是寄主对病毒的反应的结果。⑤病理由寄主支配的最显眼的例子,是通过革兰氏阴性菌类酯多糖内毒素在各种动物身上诱发的一系列反应。在这些情况中,那种细菌毒素本身甚至看上去没有毒性

4、。尽管那种物质对各种细胞和组织,包括多形核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小动脉平滑肌等都有很强的效应,对补体和凝结机制也有很强的效应、但所有这些效应都是完全正常的反应、是正常生命过程中每天作着的事情。使其成为灾难的是,这些机制由寄主一下子全部开启,似乎是对一个警报信号作出反应,结果便是广泛的组织破坏,如在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中那样;或者造成血循环的立即衰竭。⑥甚至在细菌的确对寄主的细胞具有毒性和破坏性,如在一些制造外毒素的微生物的情况中那样,对于遭遇的直接性,还是不能不存疑问。白喉杆菌,假如不是由于它的毒素,它在任何意义上都不会是病原体。

5、然而,毒素-细菌的关系必定是极其密切的双向关系,涉及承认,还有准确地适配人那种细胞的分子机件,就好像那种毒素被误认作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正常参与者。此外,说句公道话,毒素也不是白喉杆菌蓄意制造的。⑦其实,在地球上这么众多的细菌种群中,只有这么少的少数对我们多少还感点兴趣。细菌与较高级的生命形式之间最常见的相遇是在后者死了之后,是在分解复用生命元素的过程之中。这显然是一般微生物的主要营业、而这与疾病毫无关系。 ⑧今天,有这么多的传染病得到了控制,剩下的是一系列要紧的疾病,渐趋时髦的叫法是“退行性疾病”,包括脑脊髓的慢性病,慢性肾炎,关节炎动脉硬化

6、,以及各种各样由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失调。虽然制约这些疾病的内在机制基本上还是个谜,但越来越流行的观点是,其中的许多,可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我们吃的,呼吸的,或接触的种种。1.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第①自然段的作用。------2.请阐释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的含意。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色。(1)说句公道话,毒素也不是白喉杆菌蓄意制造的。(2)这显然是一般微生物的主要营业。4.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本文,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第①自然段以人们错误地认为脑膜炎双球菌就是导致可怕的脑膜炎的细菌为例,引出下文对疾病是由细菌寄

7、主支配的说明与分析。2.病人发生脑膜炎并不是脑膜炎双球菌蓄意感染的,脑膜炎病例只是一些例外。3.(1)蓄意: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了白喉杆菌与其毒素的关系,从而表明对细菌直接破坏寄主细胞说法的怀疑。(2)运用比喻说法,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较高级的生命形式之间最常见的相遇形式,从而说明疾病大都非细菌所致。4.①选择“疾病”这一题材,与读者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读者关注。②知识性强。向读者科学地介绍了疾病非细菌所致,纠正了人们对疾病的错误认识。③语言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动物预测地震之谜孝文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

8、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