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

ID:35737167

大小:1.63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4-15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最新考纲]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5年5考)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①概念关键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2.四种常见种间关系比较比较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曲线模型——营养关系图举例地衣,大豆与根瘤菌蛔虫与人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3.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

2、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2)类型(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A、B、C三图显示不同群落的空间结构。请思考:(1)图A为    结构,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分布于不同层次主要由    决定,它与竹林中竹子植株高矮错落有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图B为    结构。(3)图C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    。在图示A~E5个沼泽区中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有哪些?答案 (1)垂直 光照强度 A图显示的不同层次为“不同种群”的垂直分层,竹林中竹子植株高矮错落属“同一种群”的

3、个体差异。(2)水平 (3)种群 A~E全部具垂直分层现象。教材高考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1)天敌与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2017·全国卷Ⅱ,31(3)](√)(2)若鹰迁入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则会导致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2016·全国卷Ⅲ,5A)(×)(3)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016·全国卷Ⅲ,31(1)](√)(4)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4B)(×)(5)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013·全国卷Ⅱ,31(4)](√) 群落及其物种组成1.(2017·海南卷,

4、1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 由题意可知,乙作物的引入改变了原有的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结果使害虫A受到抑制,说明新的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A、B正确;作物乙生长良好,可以看出乙与害虫A之间不应是相互抑制,D不合理。答案 D2.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

5、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甲表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关系D.图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 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答案 B1.快速判断捕食曲线中的被捕食者2.生物种间关系曲线模型辨析(1)同升同降→互利共生(2)―→(3)―→ 群落的结构1.(2015·海南卷,22)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

6、、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解析 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答案 B2.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C.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D.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 不同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不同,所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玉米的合理密植没有涉及不同种生物,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分层现象主要是长期适应环境

7、条件(如阳光、温度、湿度等)的结果,这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独特形式;在生产上利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作物品种,充分利用光能,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答案 B关注2个易错点(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空间方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置格局,它应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2)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5年5考)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