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ID:35952119

大小:94.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6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牡一中2018级高一学年下学期4月考试历史试题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1.《白虎通》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种植经济的出现         B.采集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畜牧经济的出现2.《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C.赋税制的改革   

2、      D.井田制度的瓦解3.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再到利用自然力的过程。下列农业生产工具最能体现与农业生产动力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是(   )①牛耕     ②翻车     ③筒车     ④水排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善于积累经验D.提倡精耕细作5.《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

3、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6.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B.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C.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D.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7.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

4、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8.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A.经营方式的变化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经济结构的变化9.《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受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

5、重新绘制了该作品(该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10.到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B.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C.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D.劳动人民的勤劳创造11.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

6、是A.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B.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C.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12.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B.“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D.“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13.下列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A.(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B.(唐)“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

7、去作商贾”C.(宋)“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14.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5.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盖都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材料所反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