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

ID:35953883

大小:340.3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27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_第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_第2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_第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_第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二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一、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公平的考查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重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2012·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材料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

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下图所示。——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解题思路]获取和解读信息设问信息第一问:①根据材料。②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③体现类题目。第二问:①结合经济生活知识。②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③措施类题目。材料信息①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情况。②1992~2009年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

3、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情况。调动和运用知识第一问: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第二问: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描述和阐释事物结合材料信息,调动相关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论证和探究问题第一问: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要将数字转化为文字,并且注意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概括。第二问:关于对策,是关于收入分配政策的,不要扯到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答案整理(1)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

4、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2)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题型技法]图表类主观题图表类主观题一般由图形(表格)、文字材料、备注和设问等构成。1.对于“图表(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问题)”等图文解读类试题,要紧扣指定的图表(含注)或材料作答。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要注意揭示其本质。2.对于“图表(材料)之

5、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等关系揭示类试题,要注意不能仅仅揭示其表面关系,还应该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或制度的高度。3.不同图表获取信息的方法不同:(1)表格。一看表头。明确表格所反映的内容,把握表格信息的中心。二看表格。首先要了解表格所比较的项目及其差距,其次要把握不同项目各自的变化发展情况。三看注释。明确注释对表格信息的解释或者补充,加深对表格信息的理解。四找联系。在分析各个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差距或趋势)。(2)折线图。第一步,明确折线所代表的含义,找到折线的重要转折点(俗称拐点),将折线分为若干段

6、。第二步,把握各段折线的特征(上升、下降、平移或上下震荡等;若总体上升,则分析上升幅度的变化)。第三步,总体把握折线趋势,明确对象发展趋势。第四步,若有多条折线,则需要先对它们进行分段比较,再总体把握。(3)柱状图。第一步,根据图示搞清不同的柱状体所代表的项目。第二步,对相关项目进行有意义的比较,要比较柱状体之间的不同之处,特别注意较长或较短柱状体所代表的项目。第三步,有注释的,要将注释内容反映到答案中去。(4)饼状图。第一步,要搞清整个饼状图形表示什么。第二步,弄清饼状图形的各部分表示什么。第三步,比较分析,从对一个事

7、物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变化的比较中,分析现象,揭示原因或问题。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5)

8、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措施(1)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3)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