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

ID:36067872

大小:1.5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04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_第1页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_第2页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_第3页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_第4页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_第5页
资源描述: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观点大碰撞探究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练一练下面对人民群众认

2、识,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就是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C社会历史是由()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创造的历史。物质生产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啥?没有劳动者,你喝啥?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说明了什么?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

3、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思考: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探究二:问题:谁是灿烂文化的创造者?探究三:材料一:《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材料二:陕

4、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分析上述二段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毛泽东材料二

5、: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恩格斯材料三: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思考:探究四:(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小结:(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

6、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A练一练1、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①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②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③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广泛流传④孙中山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帝制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委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

7、、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思考: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首先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思考:1.党与人民群众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2.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探究五:“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习近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

8、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