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教案2010.12

八下地理教案2010.12

ID:36086983

大小:3.61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5-05

八下地理教案2010.12_第1页
八下地理教案2010.12_第2页
八下地理教案2010.12_第3页
八下地理教案2010.12_第4页
八下地理教案2010.1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下地理教案2010.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一课时)……………………………………………6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10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一课时)……………………………………………14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二课时)……………………………………………18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22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二课时)……………………………………26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

2、澳门……………………………………………………30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一课时)……………………………………34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二课时)……………………………………38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课时)…………………42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课时)…………………46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50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54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5

3、8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62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66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70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二课时)……………………74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三课时)……………………78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8286第五章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年级年级备课教师唐伯华审核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

4、应的地理区域类型;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同时指导学生读图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原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第一课时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个性优化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区域的存在

5、。请同学们回答:1.你所在乡镇的邮政编码。2.平邑县的电话长途区号。3.某某同学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提问并总结:以上编码和号码代表了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你知道我国共划分了哪几大区域吗?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教师:充满激情,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自主学习学习要点1:《同步学习与探究》P1“主干知识”部分学习要点2:《同步学习与探究》P2“主干知识”部分1、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范围、时间、学习方法等要求。(学生自学时教师可以板出本课的轮廓图并标注本课学习需要的地理事物的代码并巡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2、学生根据

6、教材内容和教师要求自主完成3、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86合作探究一、不同的地理区域1、根据教材5.1“不同的地理区域”,说出:⑴该图涉及到哪些地理区域?分别属于哪种类型?⑵自己所在的学校分别属于三所学校中的哪一个?2、完成“p2活动题1”。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3、教师引导学生读图5.4回答:⑴我国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⑵完成P5活动题1、2、3。1、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5.1和教材第二自然段,学生了解并回答。⑵学生:思考并各抒己见。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分别回答。教师强调:根据等高线海拔判断地形。3、⑴学生:看课本图5.4

7、并根据教师的板图上的编号以及界限找出答案。⑵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找这些答案,找出后每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答案并在每组内找一生展示答案。教师总结:A.图中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B.界线B与秦岭—淮河大体一致。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也可以说是气候。C.界线C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所以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D.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它是:①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