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

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

ID:36117227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_第1页
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_第2页
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_第3页
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_第4页
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握目标 提高实效(案例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把握目标提高实效——《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反思杭州市竞舟小学周爱芬《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该如何上才能更好地提高实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追求?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尤其是在教学目标的把握方面,值得研究探讨。下面就我执教的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我来做个小导游》教学案例片断,进行分析反思。案例:第一版块:唤起生活积累,交流欣赏杭州名胜。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是举世闻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师生共同交流游览过或知道的景点名称,再现欣赏美丽的西湖等10多处景点的录像资料。唤起学生

2、的生活积累,奠定良好的认知与情感基础。第二版块:激发导游欲望,学习合作做小导游。创设听课老师欲游览杭州景点这一情景,激发学生当小导游的兴趣和欲望。杭州的景点风景秀丽,人文内涵丰富,小导游该介绍、能介绍哪些内容?初次模拟当小导游,该怎样做呢?我与学生共同讨论,从“导什么”、“怎么导”两方面随机引导、点拨,再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演练准备。片断一:引导学生做小导游“导什么”。师:我们做小导游,要介绍景点。关于景点,可以说什么呢?生:景点的历史、方位。(板书:方位)生:特点,景点有什么。(板书:特点)生:景点的特色。6生:景点的传说。生:与景点有

3、关的诗词。生:与景点有关的名人。生:与景点有关的歌曲。师:景点的名称、方位要讲清楚。至于特点,只要说一个,用二、三句话简要说一说就行,像刚才同学们讲到的有关景点的历史、传说、风景、诗词、名人等都可以说,从中选择你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容易介绍的一点介绍就行。片断二:引导学生做小导游“怎么导”。师: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朋友,我们就是家乡的小主人。要做好小导游,要注意什么呢?生:要有礼貌。(板书:有礼)师:可以用上哪些礼貌用语呢?生:你好,下午好,再见。生:请,您。生:谢谢。生:欢迎您。师:除了有礼貌,还要怎么做呢?生:要对游客热情。(板书

4、:热情)师:我们可以怎么说、怎么做来体现我们的热情?生:要面带微笑。师:微笑导游,要真诚地欢迎他们。让我们甜甜地笑一笑。(全班学生开心地笑)生:要不厌其烦地回答游客的问题。生:见到游客要问好,说您好!生:可以做自我介绍。6师:介绍自己,主动和游客交朋友。哪个组来试试?(两组学生声音响亮,作了自我介绍)师:导游结束后,我们可以怎么说表示我们的热情?生:欢迎下次再来美丽的西湖。生:欢迎再次光临。生:谢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生:谢谢惠顾。生:谢谢你们的一路合作。生:谢谢对我们的信任。师:除了热情、有礼,还要注意什么?生:幽默一点。生:声音要响一

5、点。师:是呀,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自信一些。(板书:大方)第三版块:现场合作展示,进行激励评价。三组学生上台做小导游,在导游过程中,教师提供大量的景点图片,进行补充、拓展。全班评价小导游做得好的地方,教师颁发小导游证。之后,所有学生到听课老师中间做小导游,并进行采访。片断三:学生现场模拟做小导游。学生每四人小组组成一个小小旅行社,戴着导游帽,拿着自制的导游旗,走到160多位听课老师的中间,现场模拟做小导游。学生们自信大胆,热情大方,分工合作,像模像样地带领“游客”游览景点。导游结束后,学生请老师们评价小导游做得好的地方。同时,采访老

6、师:住在杭州有什么感受?不是杭州的老师,愿意再来杭州吗?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体验活动,乐不可支,意犹未尽。第四版块:交流导游感受,进行课后延伸。6学生反馈听课老师对小导游的激励性评价和采访结果,交流做了小导游的感受,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可爱,自豪之情与热爱之情如细雨润物,水到渠成。接着,学生快乐地高唱《梦想天堂》,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祝福,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向更多的人介绍家乡的景点。反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德育综合课程,新课程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创设教育过程,提高课

7、堂实效。教学实践中,有的课过于注重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把握。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实效不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努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实效。把握教学目标,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实效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保证课堂教学取得预期的成功,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要检测课堂的实效高低,关键看教育目标有否达成。因此,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学实效的重要标准之一。把握教学目标,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一、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浙教版《品德

8、与社会》教材呈现形式以图片为主,适用范围宽泛。教参提示概括、笼统,留有较多的余地,需要教师自行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正确定位教学目标,需要整合、处理、增减教材,精选符合地区、学校、学生实际的内容。同时,更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