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教学设计6

《背影》 教学设计6

ID:36140013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背影》 教学设计6_第1页
《背影》 教学设计6_第2页
《背影》 教学设计6_第3页
《背影》 教学设计6_第4页
《背影》 教学设计6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影》 教学设计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教学难点:1.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2.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教学工具: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

2、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儿子眼中的父亲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你太晚了。”(学生阅读短文谈感受)(导语)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不断增长,同一个人在不同

3、年龄层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儿子,在事隔八年之后回忆关于父亲的一段往事时,在他的心中会是怎样的感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一)简介作者朱自清。1.学生根据预习所掌握到的资料谈谈对朱自清的认识。2.教师补充:①“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②民主战士:不领“美援”救济粮。③自称扬州人:祖籍江苏东海县,定居扬州。(二)介绍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朱自清时任清华大学教授,是作者追忆八年前(1917年)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朱鸿钧一道回扬州奔丧。丧

4、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解题: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分析:①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情念旧事,思念父亲。板书:惦记背影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为儿子买橘子)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

5、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板书:惜别背影(父子分手)④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板书:再现背影(别后怀念)学生讨论后明确:1.(思念父亲)惦记背影2.(望父买橘)刻画背影3.(父子分别)惜别背影4.(读信泪流/别后怀念)再现背影(二)文章多次描写“背影”有何含义?学生讨论后

6、明确:①“背影”是父爱的缩影,浓缩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情;②表现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散发着淡淡的哀伤。(三)课题可以换成“回忆我的父亲”或“浦口送别”吗?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但比“背影”逊色许多,无法完全把以上的情感表达。布置作业:整理笔记,尝试归纳文章中心内容。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二、学生尝试归纳文章中心内容。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中心: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三、分析文章中心:(一)父爱子1.送别过程中,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后明确:亲自送我,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我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

7、为子买橘。2.详写了哪一件事情?(为子买橘)分析第六自然段。(1)说话训练: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2)品味父亲的语言。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父亲的语言)四句话是: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④进去吧,里边没人。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②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

8、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