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1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1

ID:36149099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1_第1页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1_第2页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2、理解现实生活中力和运动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现象,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2、在解释生活中力和运动关系的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发学习与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动力;2、通过对力和运动关系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力与运动状态变化关系的现象

2、;(二)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三、教学用具足球、木板、及每个小组自备:重物、小车、2个磁铁。升空的火箭视频。进站的列车视频。部分足球比赛视频。中学生骑自行车不同运动状态的视频。物理学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我国古代关于力和运动的知识。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一)复习导学(二)进行新课(多媒体投影)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会保持和状态。1、力的作用效果多媒体展示:(1)升空的火箭视频;(2)进站的列车视频;(3)部分足球比赛视频。2、力与运动关系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

3、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2)在桌面上再推动物体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继续保持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动或就要停下来.”即:物体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回顾达成力和运动关系的讨论给学生短暂的时间讨论,可能有不同的争论,教师可暂不予评判,但要通过分析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引导学生观察视频

4、并体验活动,积极讨论。完成学案①温故而知新,为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关系埋下伏笔。让学生自己描述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表露出学生思维的撞击。中国古代对平衡和简单的运动形式就已具备相当水平的力学知识,进行爱国教育。人们从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一直到伽利略诞生的16世纪,二千年来人们一直抱着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呢?运动和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活动:1、让一重物自由下落;2、一人踢足球;3、两人对练足球。组织讨论:同学们,上述各运动物体受得是平衡力吗?和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自主探

5、究:把一块磁体固定在小车上,利用另一块磁体从而达到:1、由静到动;2、由快到慢;3、由慢到快;4、改变了运动方向引导学生自学:联系现实世界中力和运动关系事例,对力和运动关系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叙述本节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充评价重物在重力作用下越落越快,火箭在火焰反作用力下刚开始越来越快,这里的重物和火箭运动状态都是由;②足球离开脚后,越滚越慢,进站的列车越来越慢,这里的足球和列车运动状态都是由;③比赛中足球在不同队员之间滚动,这里的足球运动状态是改变了;④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的改变和的改变。⑤上述物体受到是作用(填“平衡力”

6、或“非平衡力”),可见力是改变了它们的。学生小组内讨论:如何利用上述器材达到四种运动状态的改变。确定方案,并据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探究。总结完成学案:①物体由静到动,必须受有效抓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求知的欲望。学生由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体现新课标提倡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设计方案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