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

ID:36245790

大小: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7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_第1页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_第2页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_第3页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_第4页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困境及其出路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在新阶段的表现形式。由经济全球化推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生产体系,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其内在的失衡,反而加重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生产体系中的固有矛盾,也渗入中国开放型经济中,加剧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失衡。需要科学地分析导致中国开放型经济失衡的深层次因素,在此基础上坚持国家在对外开放中的主导权、自主性和控制力。  一、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全面过剩的体现  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生产

2、过剩的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政策和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一方面通过金融资本的虚拟化,来缓解内部“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和国际贸易,来缓解生产过剩现象。但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根除生产过剩现象。金融危机作为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依然是对这一规律从另一个层面的反映。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初期表现为金融市场本身的危机,随着社会消费能力和支付能力的破坏,才最终转化为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  1、虚拟经济的发展不能挽救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过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

3、剩不是以“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出来,而是以虚拟资本基础上的“有效需求旺盛”表现出来。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注重实行凯恩斯的反危机措施,加剧了其内部的过度赌博投机与信用制度膨胀,最终导致虚拟资本商品过剩,成为危机爆发的催化剂。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克服,不过是将危机的发端从供给方转移到了需求方,从而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希勒尔·蒂克廷认为:“金融资本在作为抽象资本和全球资本的资本累计过程中占支配地位,在谋求最大利润和投资的非生产性价值的驱使下实行内在地短期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直到200

4、8年危机爆发,金融资本走向全球,按照它自己的形式重塑了资本主义。虽然只有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完全被金融资本所支配,但金融资本走向全球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衍生品为形式的各种技术性金融工具演变到2007年底达到596万亿美元,其基础性价值是14万亿美元,这些价值非常大的数额是在21世纪之后获得的”[1]。显然,不改变以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有反危机的任何措施就只能是治标,而不能治本。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即使通过财政援助和货币政策等暂时缓解危机,但不断扩大的资本积累所要求的利益在现有生产

5、率条件下是难以满足的。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不断投入大量的救市资金,但危机依然延续,就是对这一事实最好的说明。  2、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生产过剩后果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来承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下,危机必然会以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发展中国家融入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金融危机不仅会通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虚拟资本过剩体现出来,而且更多地是以发展中国家生产过剩体现出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过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资本、汇率等争端会日益尖锐,并加重发展中国

6、家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失衡。这是因为,目前的全球生产格局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中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及其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商品生产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承担。因此,国际金融危机掩盖下的生产过剩危机,其中的商品生产过剩更多地体现在发展中国家身上,从而会引发更大的贸易争端。  二、金融危机凸现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失衡  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口需求下降、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国内企业出口意愿降低等原因,我国外贸出口大幅下滑。而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也导致我国出口竞争力趋于下

7、降。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国内就业岗位和工作时间同步锐减,不仅导致劳动者收入下降,使本来已经十分突出的就业矛盾更加尖锐化,还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爆发后,融入世界生产体系并长期快速增长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其内部失衡在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配置的失衡。中国开放型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存在着内外资配置不平衡的倾向。资源配置向出口部门的转移,实质上是向外资主导的经济转移的过程。这种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意味着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刻变革,即原有生产体系的重构及公有制经济的相对收缩[2

8、]。典型的体现是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却伴随着国内国有企业的破产,内外资企业发展失衡。另一方面,它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扩张。由于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起点低,外资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势必影响到政府政策,而各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又奠定了外资企业的竞争地位,大量高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