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欣赏new

书法的欣赏new

ID:36245949

大小:1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书法的欣赏new_第1页
书法的欣赏new_第2页
书法的欣赏new_第3页
书法的欣赏new_第4页
书法的欣赏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的欣赏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书法的欣赏。一是形;二是神。形是具象的,如用笔、点画、结构造型等;神是神采,是气韵,是意象的,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如龙飞凤舞、飘逸洒脱……。一、形的欣赏1、用笔:㈠、用笔贵用锋。用锋有藏,露;有执、使、转、运。有骨、肉、筋、血、脉。㈡、要“意在笔先”、“下必有由”。意是“意象”,由是“原由”。说到底也就是“横如阵云,点如坠石……。”就是要“同自然之妙”(孙过庭)。若信笔为体也只能是聚墨成形。㈢、用笔有中锋、有侧锋(偏锋);中锋取劲,侧锋取妍;有轻重,“重若崩云,轻如蝉翼”;有粗细长短,“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虞世南),“粗而不浊重,细而不浮轻。纤细向背有法度,一丝一毫总关情。(王僧虔)”㈣、有虚实。“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近似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书家秘法,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朱和羮<临池心解>。……。总之,欣赏用笔就是要从起笔、行笔和收锋的原理中去体会点画的情趣。从“把笔抵锋”,中去揣摩一个人的个性。 2、点画点是画的浓缩,画是点的延伸。字是由点画组合而成的。㈠、点画传神。王羲之的作品美不胜收,令人陶醉。是因为王羲之书法中的点画,有本有源,“纵横有所象”。“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这些充满了盎然生机和无限天趣的点画,构成了一幅幅美丽而又动人的心灵图画,令人神往,叹为观止而爱不释手。㈡、点画之间要顾盼呼应,错落有致。书法源于自然,点画的组合自然有它的道理。生拚硬凑的不是书法。王羲之<自论书>说:“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3、、结构 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转。”真、草、隶、篆,应运而生。古质今妍,因时而异。因而“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不同的书体,不同时代的书家的作品,他们都有其相同的共性,又有其独立的个性。欧阳询法度森严,苏东坡纵意而为,他们精于用笔,极尽书法的自然美,因而能匠心独运,出神入化,自成一体而各有千秋。董其昌说,结构是书法中的第一大事。结构有一个字的结构;有一行的结构,还有整幅字的结构,各家又有各家的结构。总之,“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蔡邕)这个“形”与个人的审美情趣有关,与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有关。一个字的结构,大小长短、疏密斜正、偃仰向背,要随体赋形,各尽其态。审时度势,要成竹在胸。如孙过庭所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一行或几行的结构要承上启下,左顾右昐。如唐张敬玄所说:“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整幅的结构要首尾响应,气息贯通。如张怀瓘所说:“虽贯珠之一一,亦行雁之联联。”如珠玉成串,似飞雁成行。“彼此顾盼,不失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右亦然(欧阳询)。”二、神的欣赏神是神采,是气韵。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王羲之的书法,神在有“逸气”(苏东坡);苏东坡的书法,神在“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黄庭坚”)。神是作者的精神气质、学识修养在作品中的反映。 <唐书本传>中说,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的书法,都曾受到人的说长道短。而张旭的草书却没有人说他有什么不好。这是因为张旭“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韩愈)”可见张旭的书法,神在有形,神在无形,归根到底,还是神在他的超然物外。 书法的欣赏,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审美活动。是我们对书法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是从对作品的具体形象从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想像,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共鸣。因而欣赏书法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有时面对一幅作品,粗看时觉得平淡无奇,可细看起来才发现其中的惊人之妙,以至于越看越想看。就好象是品尝橄榄,刚入口时,并不怎么样,可经过一番的咀嚼,妙不可言的滋味也就出来了,而且是越嚼越有滋味。欧阳修起初并不喜欢李邕的书法,他认为李邕的书法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可他又想,既然李邕的书法不怎么样,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去学习和欣赏呢?于是他就经常地将李邕的书法拿出来欣赏和临摹。一日复一日,渐渐地他看出了李邕书法中的好处。从此他倍加珍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李邕的书法上。至此他也不无感慨地说:“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真是“最是寻常奇崛处,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想欣赏到其中三昩,也是要花些功夫的。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书法欣赏因人而异,各有所爱。有的喜欢欧体的平正中有险绝,有的喜欢颜体的浑厚质朴,有的喜欢李邕的骨气洞达......。即使是同一件书法作品,有的人赞不绝口,可也有的人不屑一顾。这不仅仅是与一个人的年龄、文化素养和实践经验有关,而且也与各人在欣赏时的情绪和当时的喜好有关。这是书法欣赏中的正常现象。作品的真实价值自有其客观的审美标准。孙过庭说,学习书法,“必须博学,可以兼通。”欣赏书法也是如此,必须博学,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神奇和奥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