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04377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0
《高效课堂离不开有效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离不开有效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基本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教师的提问次数较多,但往往有些问题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比如“懂了吗?”、“是不是?”、“对不对?”、“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2)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不知如何回答时,教师就会又提出几个问题,试图用这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第一个问题,但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课堂提问难以收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
2、经常向学生提问,在备课时也考虑提问的目的,但对提问的有效性考虑得太少,简单地认为提问就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学生思维,至于所提的的问题是否有效,能不能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能不能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对于这些问题考虑较少,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落实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通过提问来组织教学这种基础教学方法,仍然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问题设置,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创设“互动探究”的情
3、境,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这话对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艺术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如能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策略,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那么,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呢?一、问准时机1、在导入新课时的诱导提问一堂课,如果能抓住兴趣点提问,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我在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在板书课题后提问:“你觉得作者到山里会去拜访哪些朋友?”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不动声色,让他们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求
4、证,并思考:作者拜访的这些朋友都有些什么特点?学生们急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并希望在后面的环节中有更好的表现,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开书读起来。2、在学生疑问时的点拨提问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及时提问,并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无法想象小女孩所处的生活环境。对此,我在学生了解了小女孩一共擦然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以后设问:“她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然火柴?”学生通过对以上问
5、题的思考、讨论,就能切实体会到,小女孩生活在一个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的世界。3、在意犹未尽时的拓展提问一些课文的故事情节本该结束了,但是我们老觉得学生学完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对情节进行拓展,会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老师要抓住情节拓展这一契机,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教学《凡卡》结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作者为什么用凡卡的梦来结尾?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文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用梦结尾,说明凡卡要回到爷爷身边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永远也实现不了;有的说
6、,凡卡的信没有贴邮票,也没有写清地址,收信人是收不到的,所以他回不到爷爷的身边,只有在梦里才能和爷爷团聚;也有的说,用梦来结尾非常含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还有的说,用梦来结尾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连一条狗都能在爷爷的身边走来走去,而凡卡却永远也回不到爷爷身边,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在爷爷身边的快乐,揭示了沙皇制度下穷人的孩子连一条狗都不如的悲惨命运,进一步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这样的提问,以教学需要为据,把握提问时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问对地方1、在关
7、键字词处巧问一篇文章、一段文章一般都有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在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设计恰当的问题,采取层层剥茧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懂文本的要点。如果老师问题设计得巧,学生往往会对这样的段落印象深刻,重难点会迎刃而解。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第一节,对伯父的深切怀念的学习。老师可以抓住“爱戴”这个关键词提问:“爱戴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父得到许多人的爱戴?”学生经过默读,画出相关句子,概括内容,很快举手回答。由此可见,抓住关键词语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
8、,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在重点难点处精问围绕课文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这对突破文章的重难点作用巨大。如果问题提得恰当,文章的重难点极易突破,学生学习起来就不感到困难重重。我们老师要紧紧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为学生理解文本铺平道路。如《唯一的听众》一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