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回忆鲁迅先生》(河大版)

【同步练习】《回忆鲁迅先生》(河大版)

ID:36440010

大小:152.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同步练习】《回忆鲁迅先生》(河大版)_第1页
【同步练习】《回忆鲁迅先生》(河大版)_第2页
【同步练习】《回忆鲁迅先生》(河大版)_第3页
【同步练习】《回忆鲁迅先生》(河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回忆鲁迅先生》(河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全集》——张迺莹——《死水》B.《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东西》C.《木兰诗》——《乐府诗集》——郭茂倩——唐D.《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宋2.下列关于课文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都德的《最后一课》,以小弗郎士的视角,表现了德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祖国的热爱;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对阿长的怀念充满温情;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文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

2、感觉,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D.杨绛《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的形象。3.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A.奠基字帖佶问谣言B.深宵烦燥澎湃秩序C.调羹狂澜污秽嗥鸣D.镶嵌屏嶂门槛选聘4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安静)B.他说不断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一概不计,完全勾销)C.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

3、什么的。(擦.抹)D.(鲁迅先生)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悠闲的样子)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怀人散文,不仅富有史传性,而且富有文学性。B.本文通过对鲁迅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饮食、T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鲁迅的平凡生活。C.本文通过捕捉鲁迅生活中的琐事来表现他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D.“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此句属于间接描写。6.下面是鲁迅先生的老友孙伏园为悼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挽联,请你依照上联的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上联:踏《荞原》,刘《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下联:痛《毁灭》

4、,叹《而已》,《十月》《照梦》,万众《》◆课后能力提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怀鲁迅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

5、的寂光。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晨钟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7.对第⑹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达了作者因鲁迅之死而产生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B.我们能出现鲁迅这样的伟大的人物,说明我们的民族是很有希望的。C.鲁迅这样伟大的人物死了,预示着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D.表

6、达了作者对鲁迅之死的无比痛惜和对奴隶性很浓的社会的憎恨。8.对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理解正确的项是()A.点明时间,照应前文。B.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们的悲愤之情。C.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人们在悲愤中看到光明和希望。D.微红的新月是胜利之光,鼓舞人们去迎接美好的明天。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答案和解析基础知识达标1.D(【解析】A项《死水》是闻一多的作品;B项都德是法国作家;C项郭茂倩是北宋人。)2.A(【解析】A项表述有误,“德国人民”应改为“法国人民”。)3.C(【解析】A.“佶问”应为“诘问”;B.“烦燥”应为“烦躁”;

7、C.字形完全正确;D.“屏嶂”应为“屏障”。)4.A(【解析】安顿:安详,安稳)5.D(【解析】:该句是直接描写。)6.呐喊(【解析】:抓住鲁迅的作品作答。)课后能力提升7.A(【解析】阅读文本第(6)段,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可知,B项分析有误,原文是“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C项理解有误,文中有“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D项理解有误,原文有“对鲁迅之死的无比痛惜”,没有“对奴隶性很浓的社会的憎恨”。)8.CD。(【解析】文章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