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

ID:36458805

大小:1.9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09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_第1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_第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_第3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_第4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请欣赏天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3、将收集到的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xièráo妖娆机械生字学习wēiézáo开凿巍峨媒体méi狰狞zhēngníng逞凶一时chěng杯水车薪xīn效率xiào废寝忘食qǐn妖娆机械生字学习开凿巍峨媒体狰狞逞凶一时杯水车薪效率废寝忘食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

2、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生命禁区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一弯月牙还悬在不远的山头上,唐古拉山沉浸在宁静的睡梦之中。此时,四五个身影悄悄快步走出中铁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公司青藏铁路项目指挥部的院门,一边互相催促:“快点、快点,要不,一会起大风就糟啦。”他们全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大棉帽,各人手提仪器箱,肩抗测量仪,显得很沉重。这是该项目部测量班的小伙子们赶早测量放线去了。唐古拉山是生命禁区。四月的唐古拉山,经常狂风漫卷,黄土铺天盖地,大风卷裹着砂砾四处飞扬

3、,刮得人站立不住,睁不开眼,呼吸越加困难。要在这大风里调镜、测量,哪行?但已有三座中桥图纸到位,急需展开施工,线路及桥位的测量放线任务必须尽快完成。在青藏铁路的最高段,低压缺氧的状况更加严重,清晨是施工者赶走昨夜加班的疲劳恢复体力的黄金时段,可是,无风的清晨更是测量的黄金时间,耽误不得。测量班班长管保权和他的同志们就这样经常起大早,一直要到中午才能赶回来吃“早饭”。工地处在唐古拉山腹地相对平缓的山谷中。测量技术员叶渝娴熟地支好仪器,一只手不由地按着腹部,他那因缺氧而剧烈疼痛的肠胃又发作了。班长管保权急步赶过来,“小叶,你

4、休息,我们先干着!”这个山东壮小伙儿,喘着粗气命令道。拿着对讲机向远处喊着:“王军良,扶好尺子。姜文俭,左移。王永根,记数。”天太早了,旷野中除了他们再无别人。天空间或有几只贪早的乌鸦呱呱飞过。在作业的喘息声中,晨晖渐渐散去。山谷中风说来就来。上午十点刚过,大风骤然而起,吹得人眼睛难以睁开。小伙子们脸上、身上立即落满了尘土。在大风中艰难地扶着测量杆,看镜子只能眯着眼,喊一个数便灌一嘴沙子。为了完成预定计划,他们坚持着。他们还开起玩笑,“不错啦,只刮风没雪没冰雹,不用淋湿了回去。”战风雪,斗严寒,测量班的小伙子们就这样为青

5、藏铁路的建设勤做开路人,日复一日,永不言退。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建设者的“苦”“哭”“酷”苦、哭、酷,三个字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毫不相干,毫无联系。但它们在青藏铁路上却三位一体,三兄弟般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环境和决战高原的人们那种情怀和风貌。     苦,是对青藏线环境的概括和描述。高寒缺氧,沙大风狂,强紫外线,氧含量不足内地的60%。海拔高,气温低,即使到了酷暑盛夏也时常雪花飘飘,冰雹阵阵,上工地非棉大衣羽绒服不可。刚进点时,无水无电无取暖设施,大家

6、身处苦中不叫苦,顶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安摊建点,没电就点蜡烛,没水就去河里凿冰,房子不够就挤着住,甚至“男女混居”。有一个护士长每天和衣而眠,和6个男同胞挤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间内,一住就是17天。早餐炊事员想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搞一些鸡蛋羹,一手拿鸡蛋一手拿碗,磕了一下,鸡蛋没反应,再磕一下,蛋和碗碰的叮铛响。炊事员暗想,高原的鸡蛋和内地都不一样,皮这么厚,边想边用力磕了第三下,这一下有效果,蛋没破,碗破了。原来鸡蛋已冻成硬棒棒的石头蛋。     吃饭,不仅是维持生命之必需,在内地还要吃出个色香味来,而在高原、吃饭仅仅

7、是一种程序,早中晚,你拿着饭碗进了餐厅,但你并不感到饥饿,也无食欲,只是墙上的时钟和体内的生物钟到了该进餐厅的程序。在内地吃自助餐,三下五除二,十分钟结束战斗,在高原你要用上成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因为有一半的时间你要停下咀嚼来喘气。     哭,是青藏铁路建设者情感的宣泄和流露。每个人的一生都哭过,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呐喊便是哭。辞海解释:有声无泪谓之嚎,有泪无声谓之泣,有声有泪谓之哭。而青藏铁路建设者声泪俱下的哭,则别有一番滋味、一番韵味,一番情趣在心头。     初进点时,电话不通。指挥部为了指挥生产协调前后方关系,买了—

8、部全球通卫星电话,其话费非常昂贵,每分钟6.8元钱,考虑到职工思乡之苦,指挥部领导决定给每人每月三分钟免费和亲人通话的机会。第一个通话的机会大家让给了工地医院医生陈鸿武,因为他新婚刚刚一个多月,便奉命来到青藏线。由于不通电话,一直没法与新婚妻子倾诉衷肠,当他手握卫星电话,拨通了心中那熟悉的号码,最先出现的不是卿卿我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