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ID:36462994

大小:517.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_第1页
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_第2页
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_第3页
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2期西南公路xlNANGONGLuTSP203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胡永占(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摘要】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专门为隧道和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研制开发的先进设备,通过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一次应用,介绍了TSP203预报基本原理,总结出了它能方便快捷地预报掌子面前方较长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弥补传统地质预报方法只能定性预报无法定量预报的缺陷,为准确的地质预报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科学方法和工具,及时地为隧道施工围岩变更提供地质依据

2、,减少隧道施工中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保证隧道施工和人身机具的安全,赢得了施工工期,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词】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新黄沙岭隧道;隧道施工【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期地质勘察阶段遗漏的隐伏工程地质问题;确定对O引吾不良地质构造的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近年来,世界各国长大隧道的不断建成和拟制定防灾预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为变更设计提供依据,为竣工文件的编写提供基础资料,建,无疑为世界隧道的大发展掀起了一股新高潮。积累资料,为提高我国今后类似地质

3、情况隧道工程我国隧道工程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已完成的穿越秦岭山脉的秦岭特长隧道长度达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是隧道修建过程中安全重要的技术保障手18.41km,乌鞘岭隧道则长度达20.5km,吕梁山隧道段,其方法有很多种,诸如水平钻孑L法、地质雷达全长20.785km,石太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太行山隧道法、红外探水、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法等。27.839km,在建的关角隧道32.6km,是现阶段国内超前水平钻孔法是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最直接施工的最长隧道;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

4、道全长的方法,但水平钻孔预报法价格高且影响隧道施T时18.02km,双向分离式四车道,是我国乃至亚洲最长间长;地质雷达法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岩体传播中遇的公路隧道。总之我国隧道的发展正朝着“深、到地质界面产生反射的特性,探测异常地质体的一种长、宽、群”的方向发展,这致使现代隧道工程对方法,但预报距离短且干扰因素多,红外探水具有仅设计、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安全、用来探测掌子面前方30nu~洞壁四周是否含有水体局高效的施工将是我国21世纪隧道修建的主攻方向,限性,因此对于目前长大隧道施T来说,TSP203

5、超前而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地质情况已成为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法具有预报距离长、耗时短、预报精度高、安全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所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成为隧道施TT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大隧快速、经济等特点,因此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法在长道施工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各大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在新黄沙岭隧道施级施工技术部门的重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工环节,也是隧道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1TSP2

6、03超前地质预报基本原理开展施工超前地质预报,能印证勘察阶段地质工作的成果,确认既定的工程施工措施;进一步查清前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法技术由瑞士AMT公司研2,西南公路制,专门为隧道和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研制开发铁路、西康铁路等长大隧道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的,是一种用于超前预报隧道前方地质变化的地下好效果。下面通过在新黄沙岭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反射技术,利用地震波的反射原理进行地质探测,报一次应用实例来说明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由记录单元、接收单元、附件和引爆设备三大部分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的应用。

7、组成。地震波在指定的震源点(通常在隧道的左边2.1新黄沙岭隧道工程概况墙或右边墙,大约24个炮点布成一条直线)用小量新黄沙岭隧道是宁西铁路增建第二线全线地层炸药激发产生。地震波在岩石中以球面波形式传岩性最复杂、受构造作用影响最严重的长大隧道。播。当地震波遇到岩石物性界面(即波阻抗差异界位于秦岭中山区,陕西省商洛市境内,隧道全长面,例如断层、岩石破碎带和岩性接触带等)时,6901m。隧道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山坡坡度约为一部分地震信号反射回来,一部分信号透射进入前20。~70。,地表广泛覆盖植被,隧道进口位于元古方

8、介质。反射的地震信号被高灵敏度的三分量传感界宽坪群大理岩、云母石英片岩中,洞身位于白垩器接收,由于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取的是系泥岩夹砾岩、元古界宽坪群大理岩、云母石英片“多点激发,一点接收”测量方法,多点激发产生岩中,出口段位于第四系膨胀土中。该隧道同岩以的地震波相互跟踪检验,故而能提供一种精确的测Ⅳ、V级围岩为主,其中Ⅲ级围岩1106m,IV级围量。反射信号的强弱与反射界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