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_从防雨功能角度

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_从防雨功能角度

ID:36545640

大小:1.41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_从防雨功能角度_第1页
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_从防雨功能角度_第2页
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_从防雨功能角度_第3页
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_从防雨功能角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_从防雨功能角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6文化遗产保护ConservationofCultureHeritage/南方建筑/SouthArchitecture2009.1浅析西方建筑檐口形式的演变——从防雨功能角度AnalysisoftheEvolutionofCorniceFormsinWesternArchitecture,withfocusonfunctionofrainingresistance傅筱FuXiao摘要本文从防雨功能角度分析了西方建筑檐  历史上不同的建筑形制有不同的“形而水不能倒流,因而停留在凹槽中,待积累到一口形式的演变历程,揭示出建筑细部的发展并下”的表现,它们通常体现在一些建筑细部定程

2、度时就会因重力而掉下。水滴在石板凹槽不只是风格的演化,而是深受时代技术手段和上。本文选取了抵抗自然力“雨水”的功能性中挂着,很像眼泪在睫毛上向下滴一样,所以基本功能要求的影响,最终形成一种成熟的建细部为例进行分析,并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西方希腊人称这块石板为“泪石”(图1c)。筑艺术语言。建筑外墙檐口上,分析具有相同功能的细部在  为了使墙面更好地避免雨水侵蚀,希腊建关键词檐口形式 演变 技术 功能不同建筑形制下的发展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筑师决定将泪石出挑加大。但出挑过大会导致ABSTRACT Withfocusonthefunction以看到檐口的演变并不只是风格的演化,而是石

3、头翻倒,于是他们在泪石下面增加了一块扩ofrainresistance,thispaperanalyses先源于功能性要求和每个时代的技术手段,然大的部分,保证泪石出挑的可能性,这一部分theevolutionofcornicefromsinwestern后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最终找到它们自身的就是“檐口支撑”(图1d)。于是檐口的基本architecture.Itrevealsthatthiswasnotonly归宿。组成部分就形成了:出挑部分和支撑部分。theevolutionofstyles,butalsowasdeeply  但是具有细致艺术趣味的希腊建筑师不能inf

4、luencedbythetechnologyofitstimeand一、檐口的起源安于泪石的外表面被泥浆侵蚀,于是他们将屋thefundamentalrequirementsoffunctions.  “最初,人类立起两根叉形树枝,在其间顶石板做成倾斜的沟沿,保护了泪石。当雨水Thesetwoimpactsleduptomaturityofan搭上细长树木,用泥抹墙。另外一些人用太阳从屋顶流下聚集在斜沟沿中,为了使它不至于architecturallanguage.晒干的泥块砌墙,把它们用木材加以联系,为溢出,在斜沟沿上做了一系列的小窟窿,将雨KEYWORDS cornice

5、form,evolution,了防避雨水和暑热而用芦苇和树叶形成屋顶。水从窟窿中排出,远离墙面(图1e)。这些小technology,function因为这种屋顶在冬季风雨期间抵挡不住雨水,窟窿通常加以艺术装饰处理,做成张着嘴的狮中图分类号 TU-098.9所以便用泥块做成三角形山墙,使屋顶倾斜,子头形式。这样,作为古典建筑经典的檐口部[1][2]文献标识吗 A雨水流下。”然而,天气干燥时尘土不可避件就形成了。文章编号 1000-0232(2009)01-0036-04免地聚集于屋顶上,一旦下雨,尘土将和雨水  后来,檐口被扩展到整个建筑。例如在立混合成泥浆流过建筑物的墙面,

6、在墙面形成面构图上,为了避免单调,希腊建筑师常常设“泪痕”(图1a)。后来,随着建筑的发展,置水平划分,并直接借鉴檐口的成熟构造,将对艺术有着执著追求的希腊建筑师们不能容忍其用于层间,对应着每个楼层设置一道檐口,这样的现象,于是他们开始摸索新的解决办这就是所谓的“楼层间檐口”。楼层间檐口顶法。部相对屋顶面积小,积灰和雨水流量也较小,  他们在墙的上部放上了一个从墙面突出的因此不需要过多地出挑,这正好与屋顶檐口间石板,从石板上才开始屋顶。这样,从屋顶上形成形式等级关系(图2)。此外,窗台的做法流下来的雨水将沿着突出石板的垂直外皮流动也同样借鉴了檐口的构造处理,称为“窗下檐而坠下

7、,不损害建筑墙面(图1b)。但是,当口”(图3)。风吹动雨水时,雨水就会沿着石板底部流到墙  在檐口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古希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南京,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希腊建筑师在石板底腊建筑师结合当时的技术水平而采取了简单有210093)部做了一个凹槽。当风吹动雨水流向凹槽时,效的构造处理,智慧地解决了建筑墙面抵抗雨2009.1SouthArchitecture/南方建筑/ConservationofCultureHeritage文化遗产保护371231西方古典建筑檐口的起源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