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

ID:36584106

大小: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2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_第1页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_第2页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_第3页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_第4页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市场行情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科学管理信息等瞬息万变,为面对激烈竞争的企业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综合多学科的知识,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分别从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形象4方面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社会;管理创新;核心竞争力;企业形象塑造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出现,一个以信息的

2、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接收和显示为主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并正在彻底地改变人类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学者将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发展形态成为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Post-industrialSociety),又称为信息社会(InformationSociety)。信息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路、新理论层出不穷,使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11  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的界定,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笔者认为,所谓企业管理创

3、新,是指企业管理者借助于系统的观点,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利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综合效益的目的的具有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彼得·德鲁克也曾指出“企业管理不是一种官僚性的行政工作,它必须是创新性的,而不是适应性的工作。”可见,管理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需不断维持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卓越的管理必须实现维持与创新的最优组合。”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论述。  一、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观念更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

4、是一把锁,观念更新则是一把开锁的钥匙。企业管理观念不更新就不可能实现管理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信息至上”11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管理信息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

5、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适时适路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映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在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应发生历史性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面对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

6、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的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方式,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3.11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

7、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