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ID:36620550

大小:254.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_第1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_第2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_第3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11月第11期城市道桥与防洪科技研究14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王淼(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摘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模糊数学和层析分析有机结合,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关键词:交通安全;安全评价;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U4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16(2012)11-0143—03以及事故资料,由于传统集合理论存在局限性,评0前言价结果往往

2、不尽合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引人综道路交通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所组成的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复杂的动态系统,道路安全问题不仅涉及交通基法、灰色理论分析法等【6】,但由于模糊理论的不彻底础设施、车辆安全等技术因素,还涉及机动化水性和道路安全评价的随机性,仍存在一些问题。本平、人口及其构成、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道路交文结合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通安全评价是交通安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因素,在科学性、可行性、实际性和可比性原则指分,其核心是对于评价对象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导下探寻出

3、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法,它结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客观的描述,确定影响安全的合了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新的道因素,以及制约程度,为改善道路安全提供依据。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目前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交通发2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展的瓶颈之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交通事故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模糊综合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运算法则,对非线性的1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概念评价论域进行量化综合,并结合改进的3标度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对既有或待建的道路工析分析法】,两者相

4、辅相成,提高了评价的可靠性程或交通工程项目、任何与道路用户有关的其他与有效性。项目的正式审查,并给出项目存在的或潜在的安设因素集为{“。,⋯“),元素(1,2,⋯n)全问题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审查报告。是第1层(即目标层)中的第i个因素,由下一层中国内对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宏观的m个子因素决定。根据每层中各个因素的重要安全评价法和微观安全评价法。宏观安全评价的程度,分别对每一因素给出相应的权数,依次得到目的在于分析不同区域道路安全状况随社会变各层次的因素权重集。评语集为=f,V:,⋯P】,革、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所

5、产生的变化,研究区域经对于每一因素的单因素评价,可看成下一层的多济、车辆保有量、人口及其构成与道路安全的关因素综合评价,分别计算各指标的相对隶属度,建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宏观的技术政策方面的安立模糊评价矩阵,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全性改善措施,主要包括绝对数法、事故率法、模个模糊评价矩阵的权重系数。利用2级模糊评价型法、事故强度法。微观评价则注重研究道路、交模型进行综合评价。通及环境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分2级模糊评价的模型为:析影响道路安全、引发交通事故的各种具体因素,A1·尺1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6、状况制订技术与政策措施,A2·2B;A·R=A·主要包括基于事故预测的方法和基于道路交通系统非事故型指标的方法fl-3】。A·风国外早期的道路安全评价方法以概率数理统尼l计法和强度分析法为主I¨】,大多是基于集合理论,尼2●:收稿日期:2012-04-25作者简介:王淼(1982一),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工程师,从JR事交通工程设计与研究工作。144科技研究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11月第11期式中,A为权重系数矩阵;R为模糊评价矩阵;价因素的权向量为Wi=(W,W2i,⋯,wi),各方案表示元素隶属于评语集第P

7、个元素的隶属度;B为目标层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向量;b为模糊对应的第i个目标对应的隶属度向量为R=(Ri,综合评价指标。R,⋯,R2),建立如下优化准则:系统待优选方案对于各层定性指标,利用模糊相对比排序法来优属度与劣属度平方和最小。目标函数为:计算各指标的相对隶属度[10-12】。对给定因素集中的一对元素,)具有某种minF(【D(G)z+D(B)】特征的等级分别为(%)和(),如果分别..式中,D(R,G)、D(,B)分别为评价方案的权为方案Ci和G在对应指标上的反映,称(魁)优异度和权劣异度。()]为方案G和cf

8、分别在该指标上的二元相对比较级。定性指标分级量化见表1所列。其中,D(R,G)一_“i、ni,G),D(R,B)=M(R5,表1定性指标分级量化表B),分别为方案从属于优向量和劣向量的隶属度;d(,G)、d(尺,B)分别为方案与优向量和劣向量的距离。优属度向量最优解模型为:相对优先度:p(xi)=minj~魁I),(i,j=l,2,⋯,In)其中麓l)在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