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

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

ID:36649359

大小:248.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_第1页
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_第2页
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_第3页
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_第4页
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83交流与互动:论东亚文化传统的重建李 焯 然*汉文化圈与东亚文化传统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壮大的重要资源,文化越是深厚的民族,它的民族性越强;相反的,缺乏文化资源的民族,亦缺乏民族的自信。通过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可以弄清楚文化的根脉,激发我们发奋向上的信心。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涵盖一个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制度、社会组织、文学艺术、宗教思想、民生习尚等,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色,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以中国文化为例,华族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传统,而这个文化传统又通过不断吸收外来的养分

2、,进一步壮大,并形成了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体系,造就了东亚文明的产生。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他的名著《民族与文化》中曾经说: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优秀民族,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化,但此等民族忽然中途夭折,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仅供历史上继起民族的追慕效法,袭取利用。如巴比伦、埃及便是。这因为他们仅完成了第一步骤,即由民族来创造文化,而没有完成第二步骤,即由文化来融凝民族。世界上亦有某等民族,他们不仅能创造出一套优秀1)的文化,又能以所创造的文化来融凝此民族,使民族逐步绵延扩展,日益壮大。虽然钱穆所指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但东亚国家分享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他的观点,用来剖释东亚民族

3、和文化亦无不可。2)  把东亚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地理范围,是根据文化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因为文化的范围广泛,这里所指的文化区域,是由一种或多种相互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形成的“形式文化区”(FormalCultureRegion),并非受政治、经济或社会功能影响而形成的“功能文化区”3)(FunctionalCultureRegion)。 过去学术界有把东亚文化区根据其不同特色加以界定,如以4)使用汉字的国家作为范围的“汉字文化圈”、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地区为范围的“儒家文化*シンガポール国立大学副教授1)钱穆《民族与文化》(台北:三民书局,1960),页1。2)有关文

4、化区的讨论,可参考TerryJordon,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Harper&Row,1990.3)参考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页4。4)参考沟口雄三、富永健一等编《汉字文化圈の历史と未来》(东京:大修馆书店,1992)。84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 別冊1圈”、以使用筷子的民族为类别的“筷子文化圈”,甚至以妈祖信仰流播地区为分类的“妈祖文化5)圈”。比较普遍及广范使用的是“汉文化圈”或“中华文化圈”的划分。“文化圈”所指的文化地域,也有稱

5、作文化帶的。它实际可以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樣式的共同场合、地帶、区6)域。文化圈的形成同時又表示着一個历史的过程,表示着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持续过程。北京大学陈玉龙等在分析“汉文化圈”的观念時指出,汉文化以汉字為載体、以汉族為主体,至於成爲文化圈,他說:如果以语言来划分,古代亚洲曾经存在着三大文化圈,即:以阿拉伯文为中心的西亚文化圈;以梵文为中心的南亚文化圈;以汉文为中心的东亚及东北亚文化圈,亦即“汉文化圈”。“汉文化圈”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中国东临沧海,北连大漠,西为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所阻,这就很自然地促成其文化走向为向东、向东北、向东南流。文

6、化交流的走向往往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由实处向虚处流,其势有如水之就下,沛然莫之能御。有人把汉文化的传播比作“水银泻地”倒是很确切的比喻,也可以说汉文化就像磁石7)那样对远近各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汉文化的重要媒介,所以汉文化和汉字文化是分不开的。在亚洲,汉字文化圈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历史又绵延不断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内,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创造了东亚地区辉煌的文明。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条件,汉字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被越南、东南亚,形成汉字文化圈,亦即广义的汉文化圈。东亚国家韩国、日本、越南虽然现在都有自己的文字,但不难看出,三国的文字都

7、来自同一个渊源——汉字。而且,地理上的位置、水陆交通的便利,造就了这几国民族的紧密接触和文化交流。朱云影的《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就用了七百页的篇幅,去介绍中国文化在学术、思想、政治、产业、风俗、宗教等方8)面对三国的影响。日、韩、越三国与中国比邻而居,或一衣带水,或壤土相接,或山川相连,其地缘关系,为汉文化圈的构成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所以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91年5月3日会见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时说:“从历史角度看,日本属于中国文化圈,和中国文化的交9)流非常密切。”可见两国文化的不可分割和从属关系。而日、韩、越三国虽然早期全面吸收汉文化,但又有所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