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1)

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1)

ID:36685530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1)_第1页
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1)_第2页
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1)_第3页
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1)_第4页
资源描述:

《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林甸四中课名《空气的“力量” 》教师肖艳冬学科(版本)沪科版物理章节第八章第三节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是一种客观存在;(2)通过认识托里拆利实验过程知道大气压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2)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重点、难点。措施:做好演示实

2、验及利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2.托里拆利实验是重点、难点。措施:利用演示实验及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突破难点。学习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精导引标精心创设情境,引出本课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播放视频:“大气压扁易拉罐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从而提出问题,老师加以引导,引出本课课题。采用实验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网站上下载“大气压扁易拉罐实验”。给学生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了一个极大的震撼,激发求知欲,1.大气压强此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基础探究教师先进行“覆杯实验”的演示,然后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由学生分组实验,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实验结果,(1)“被吸住”的乒乓球(2)“堵口的注射器拉不开”。(3)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4)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5)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切身体

4、验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此达到对第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利用多媒体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大气压的威力。接着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给学生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大气压的测量1.大气压的测量1.在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的目的是什么?2.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松开手后管内的水银柱为什么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水银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空间处于什么状态?水银柱能保持一定高度不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是利用大气压等于的压强,从而测得大气压的大小。4.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理由是什么?

5、若实验用的玻璃管换用粗一些的,会有影响吗?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并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让学生设计出这种测量大气压的方法较为困难。观看该实验动画后,学生通过思考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道理和好处。在这个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步步深入,循序善诱,让学生学会了用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来获取科学知识,以此达到对第二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需利用实验来测量,但由于实验中用到的汞有毒,不宜在实验室演示给学生看,我采取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拓展创新交流和讨论生活现象生活现象列举:(交

6、流与应用)(1)钢笔吸墨水现象(2)冷却后的气瓶不易打开(3)吸盘吊物现象(4)用塑料管在敞口杯里与密封杯里吸奶的不同现象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养成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来学习物理的习惯。总结明学学生小结请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习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帮助,让语言表达更准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小结,这样充分尊重了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在物理活动中获得活动经验的机会布置作业作业布置:有必做题与选做题选做题:探究一:收集更多生活中关于大气压强的事例和现象探究二:还有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吗?说说你的想法,想想你的方法较托

7、里拆利实验的优缺点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对有余力的学生留自由发展的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