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

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

ID:36701602

大小:6.3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_第1页
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_第2页
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_第3页
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_第4页
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No4-3第4章褶皱的形成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纵弯褶皱作用纵弯褶皱作用是指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平行于岩层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力学上亦称屈曲。(一般假定岩层在褶皱前处于原始的水平状态,所以,纵弯褶皱作用是地壳水平挤压的结果)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岩层间力学性质的差异在褶皱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第六节褶皱的形成作用1、调节岩层弯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层或均质岩石的外弧伸长、内弧压缩,中部有一个无应变面的弯曲称为中和面。这种褶皱作用称为中和面褶皱作用。另一种是由层面之间的剪切滑动作用使岩层发生弯曲,称为弯滑褶皱作用;如果剪切滑动作用透入性地散布在整个层中,在层内晶粒

2、或晶格尺度上发生,则称为弯流褶皱作用。弯滑褶皱作用弯流褶皱作用1)同一褶皱层各处厚度相同,褶皱形态是IB型等厚褶皱。2、中和面褶皱作用的一般特点韧性变形外侧变薄,产生顺层劈理内侧增厚产生正扇形劈理2)外侧因拉伸形成垂直层面的张裂内侧顺层挤压平行层面的张裂3)外侧形成正断层式的共轭剪节理,进一步发展则形成地堑内侧形成逆断层式的共轭剪节理,进一步发展则成逆断层4)1)因为是顺层的剪切滑移,所以垂直层面的厚度保持不变,形成IB型平行褶皱(等厚)。3、弯滑褶皱作用和弯流褶皱作用的特点2)常形成次级伴生构造:垂直褶皱枢纽的

3、擦痕、牵引褶皱或层间劈理。较脆性的岩石条件下,弯滑褶皱的两翼上可以形成层间破碎带,在层内有时发育与层面以45º左右相交的张节理垂直褶皱枢纽的擦痕牵引褶皱或层间劈理3)在韧性较大的岩层中,常发育反扇形劈理。二、剪切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又称滑褶皱作用,它是使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不平行的密集的剪切面发生差异运动而形成“褶皱”的作用。原始层面在这种褶皱作用中已不起控制作用,只是反映滑动结果的标志,故又称被动褶皱作用。三、横弯褶皱作用1、基本概念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褶皱,称作横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可以是基底

4、的断块升降引起盖层弯曲,也可以是密度倒置引起重力上浮的岩浆或岩盐的底辟作用引起的核上构造岩层的弯曲。2、一般特点横弯褶皱作用使岩层整体处于拉伸状态,各层都没有中和面。背斜顶部的岩层受到拉薄而形成顶薄褶皱(IA型褶皱)。甚至因拉伸而断裂形成地堑——见教材P65图4-11(A);如果是穹状隆起,则可形成放射状或环状正断层——见教材P65图4-12。如果基底的差异性升降与盖层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这样形成的横弯褶皱作用称为同沉积褶皱。同沉积褶皱的同一沉积层的岩相及厚度是变化的。四、柔流褶皱作用定义:高韧性和低粘度的岩石受

5、到力的作用,发生类似粘性流体的粘滞性流动,从而形成复杂多变的褶皱。柔流褶皱作用是一种固态流变条件下的褶皱作用。如盐丘构造中盐核的褶皱就是一种典型的柔流褶皱。冰川中冰层褶皱则是一种地表条件下的柔流褶皱变质岩或混合岩化岩体中有些长英质脉岩流变成不规则的柔流褶皱。由于物质持续的粘性流动,不仅有层流亦有紊流,因而造成十分复杂的褶皱形态。在比较简单的层流条件下形成的流褶皱,仍有规律可循,实际上仍是一种剪切褶皱作用,可以再造其所反映的岩体运动方式。在紊流条件下所形成的复杂褶皱,已很难再造其运动学图象。因此,对区域应变场和应力

6、场的分析已无实际意义,但仍可用以说明其生成时所处的条件。复习题什么是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中和面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有那些主要特点?横弯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有那些主要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