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运史》PPT课件

《国际共运史》PPT课件

ID:36704053

大小:548.1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0

《国际共运史》PPT课件_第1页
《国际共运史》PPT课件_第2页
《国际共运史》PPT课件_第3页
《国际共运史》PPT课件_第4页
《国际共运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共运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专题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主要战胜国提出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1)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共识第一,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第二,苏俄问题迫使战胜国对战败国适当手下留情;第三,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第四,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2)主要战胜国的争霸计划*美国:威尔逊“十四点纲领”,企图争霸世界*英国: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的*法国:争夺欧洲霸权、摧垮德国*意大

2、利:称霸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日本: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的2、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的签订(1)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年1月18日。32国参加,苏俄排斥在外。与会代表权很不平等。美、英、法、意、日组成最高委员会,后又缩为美、英、法、意四国首脑组成“四人会议”,而实际是由威尔逊、劳合·乔治、克里孟梭“三巨头”操纵会议。(2)列强争论的主要问题*会议的程序问题*对德和约和德国殖民地问题*波兰问题*阜姆问题*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代表顾维钧(3)凡尔赛和约的签订(1919年6月28日)第一,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

3、战争罪责第二,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划归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承认波兰独立;把德国周边领土作了有利于周边邻国的调整。通过重新划界,德国丧失13.5%的领土和10%的人口。第三,瓜分德国殖民地。德国全部的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此外,和会不顾中国的反对与抗议,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和胶州湾租借地全部移交给日本。第四,限制德国军备。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禁

4、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限定海军战舰,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不得拥有陆海军航空兵。第五,赔款与经济条款。和会未能就赔款总额达成一致,仅规定由赔款委员会于1921年5月1日前确定总额。影响:第一、英法日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而美国几乎丝毫未得,拒绝签字,被排除在这一体系之外。第二、对战败国十分苛刻,近乎掠夺,对德国发展和国际关系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和约)*《圣日耳曼条约》(对对奥地利的和约)*《纳伊条

5、约》(对保加利亚的和约)*《特里亚农条约》(对匈牙利的和约)*《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对土耳其的和约)(2)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它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但它内部包含的各种矛盾,必将使该体系崩溃不可避免。首先,对战败国的掠夺,必然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加剧。其次,掠夺战败国导致一些新独立的国家民族矛盾加深。第三,将凡尔赛体系变成反苏的工具。第四,该体系是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种种矛盾。(二)国际

6、联盟1、国际联盟的起源与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期化、残暴性,使许多国家的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以防止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1915年,英国成立的“国际联盟协会”和美国成立的“美国实现和平联盟”都主张建立这种组织。*大战末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的成立:*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会员国44个

7、,战败国和苏俄被排除在外,以后发展到63个,美国则始终未加入国联。2、国际联盟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内容:主要机构: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主要目的:盟约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主要义务与职责:第一,裁减军备;第二,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第三,会员国要“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凡与国联盟约不符合的条约均应废止;第四,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评价:二、华盛顿会议(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1、列强在亚

8、太地区争夺的新格局英、美、日继续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争霸格局有三条主线。第一,日本在该地区实力明显增加以及它独霸中国势头引起英、美两的不安。第二,英、美、日三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使远东形势格外紧张。第三,中华民族的觉醒以及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强硬态度,使列强极为惊恐。2、英、美、日关系的变化及矛盾美英日维持英日同盟,在亚太地区扩张,把英国在这里的传统势力赶走。为保住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遏制日本。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拆散英日同盟,排挤日本在华和远东太平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