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

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

ID:36747128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4

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_第1页
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_第2页
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_第3页
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_第4页
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山教学设计(双城实验小学孙丽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山》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双城区实验小学孙丽锋教材分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古诗三首》其中的第三首诗。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古诗。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3、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教学重难点:对课文第二段诗文的体会领悟。教学准备:板书词语、挂图、奖品;查找华山资料,我国名山的资料。教学方法:品读课文、看图、谈话。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引导说话。1、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四个生字:华、间、岁、称。一、图片导入1、安

2、徽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山——黄山;合肥最高的山——大蜀山。今天,老师就给你们推荐一座非常值得去游览的名山,叫华(huà)山。(1)“华”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一起写:华山。“华”字,上下结构,注意十字的一横要长一点,把化托住。(2)华山是地名,这里读第四声,教师板书huà。请跟老师一起读。(3)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华”字?学习识字方法。2、华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那华山是什么样子的呢?师播放图片和音乐,学生边听边欣赏。73、华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是呀,看到这么雄伟壮丽,高耸入云高的华山,老师情不自禁的想赞美它。古代一个七岁的小孩就写了一首赞美

3、华山的诗?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写了一首什么诗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华山》,。齐读课题。过渡:华山的景色到底有多美呢?那同学们赶紧打开书读读吧!【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华山图片,学生能够走入教师引导的意境之中,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板书课题时完成生字“华”的教学,及时有效。2、出示词语:宋代寇准登华山七岁艰难山顶吟诵称赞远远近近情不自禁字音:师:谁能读准这些词语?朗读要求:读正确,声音响亮。指名读,一二两组、三四两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称赞”。字形:师:“宋代”的“代”是左右结构,需要注意什么?生:“代”右边不能多一撇!可以和“找”比较。3、引导说话。师:谁能选用其

4、中的词语来说话?其他同学听听他选用了那几个词语?生:他们艰难地爬上了山顶。(选用了艰难和山顶两个词语)生:寇准登华山时吟诵了一首诗。(选用了寇准和登华山三个词语)……【设计意图:复习词语从字音、字形、理解词义三方面进行。通过指名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巩固字音;指导学生再记忆容易错的“代”字,在课堂上的稍加点拨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让这个字的正确率得到很大提高;选词说话既是理解词语又是训练说话,同时还起到过渡语的作用。】二、初读古诗,激趣导入。过渡:这就是寇准登上华山顶时吟诵的诗。1、出示古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进,回首白云低。7师:谁想来读读这首古诗?其他同学听他是

5、否读正确、读流利了。生:指名读,评价。自由读。齐读。【设计意图:初读这首古诗只要求朗读正确流利就可以了,目的是在指名读、自由读和齐读的形式中激发孩子们想学习和了解古诗的兴趣,为下面理解古诗做好铺垫。】三、学习课文,品读古诗。1.看图一学习第二节第一句话。(1)师:这首诗是寇准和先生去登华山时所作。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挂图),这就是华山。我们跟着寇准和先生一起来到了华山脚下。师:站在华山脚下向上看,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华山很高的样子。生:山顶上的树看起来很小。师:登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台阶,看起来怎么样?生:登山的路是歪歪扭扭的。(师:纠正用弯弯曲曲这个词,体现用词的准确性。)生:山

6、路显得很窄,走在上面会很害怕!师:老师查阅了资料,华山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这一条爬上山的路。而这唯一的路又是这样的窄这样的陡峭,走在上面会有什么感觉?(2)引入花果山,对比理解。师:那些同学爬过花果山?花果山是620多米高,你爬的时候觉得怎样?生:怕花果山觉得很累。师:而华山2000多米高呢,差不多四个花果山比得上一个华山高。这样的山爬起来会很困难。(3)品读第一句话。师:课文第二节的这句话写出了华山爬起来很困难。出示小黑板:他们艰难的爬上山顶。请你自己读一读。生:自读。指名读。师:这么高的山,很不容易爬。这句话中就有个词,是说爬山不容易的,找找看,哪个词?生:就是“艰难

7、”。师:指名读这句话。齐读。读出“艰难”的语气。7【设计意图:出示挂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跟着寇准和先生一起来到了华山脚下,谈谈所见所想,感悟华山之高。再结合自己爬我市的名山花果山的亲身经历,体会爬华山的艰难,为接下来的朗读做好了准备。】2.品读“啊!华山真高哇!”师引读:看图和读第一句话我们知道“华山真高哇!”谁能读出华山的高来?生:指名读。评价。生:自读,男女生比赛读。【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和读第一句话学生初步感受华山的高。】3.看图二,学习运用。(1)师:我们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