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

《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

ID:36756759

大小:7.61 MB

页数:253页

时间:2019-05-10

《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_第1页
《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_第2页
《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_第3页
《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_第4页
《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洛克艺术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欧洲艺术风格⑥巴洛克风格一、巴洛克风格概述巴洛克艺术(Baroqueart)指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盛行欧洲的艺术风格,起源意大利,遍及欧洲和拉美各国。此种风格表现在各个艺术领域。最基本的特征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渲染热烈紧张的气氛,追求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巴洛克艺术特征一、描述真正的动感曲线或是象征性的动感物。如波浪状的墙壁、变化形状的喷泉,剧烈运动或用力动作的人物等。二、致力于表现或暗示无限延伸的可能性。如消失于地平线的大道,使用镜片原理来描绘壁画,或改变透视点使景

2、物模糊、难以辨认等。三、对艺术作品的光线和明暗效果的重视。对戏剧性,舞台布景设计及华丽感的热烈追求,打破不同艺术形式的界限。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由来,(1)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2)意大利语,意为“荒谬的思想”。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而言。当时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是一种爱好和时尚。巴洛克艺术形成的背景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教会财富聚增,势力强大,利用艺

3、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条条大道通罗马进入17世纪教会财富激增,为了向朝圣者炫耀富有和制造教堂神秘迷茫的气氛,罗马教皇在罗马城修筑了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鼓励各教区建造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这些教堂在造型和装饰上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富丽堂皇又怪诞诡奇,具有强烈的神秘气氛。在教会的大力提倡下,巴洛克建筑风格很快流传到欧洲各国,影响着王宫、府邸等世俗建

4、筑。二、巴洛克建筑风貌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两个突出特点:1.动势感。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2.建筑、雕塑、绘画相融合。形成庄严豪华、富丽堂皇的效果。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尊大型雕塑。强调不规则的空间感是巴洛克建筑特有的审美情趣。巴洛克时代两种典型的建筑一是教堂教堂分成主教堂、区域教堂、修道院等二是豪宅豪宅有城市里的宫殿、乡村的皇家度假别墅、流行的豪华宅邸等巴洛克风格以浪漫主义的精神为形式设

5、计的出发点,是一种极端男性化的风格,充满阳刚之气,汹涌狂烈和坚实稳定。手法主义和巴洛克风格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以维诺拉和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一些建筑师的作品被称为手法主义。体现出的怪异的建筑形象,不同于以往建筑中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新的组成元素等都被认为是巴洛克建筑的开端。断裂的山花、曲线、椭圆形的建筑空间、繁复的装饰、明快的色调,绘画、雕塑和建筑的大胆结合,教堂与世俗建筑,都以一种新的自由奔放的面貌出现。巴洛克风格代表建筑和建筑师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

6、建筑。成双的壁柱、重叠的山花、起伏的檐口、巨大的涡卷,表现出巴洛克建筑常用的手法。罗马耶稣会教堂巴洛克风格的先驱——米开朗基罗圣彼得大教堂位于罗马城中的梵蒂冈城国,其主体建筑就是圣彼得大教堂。1506年朱里奥二世重建圣彼得大教堂,耗时120年,几乎汇集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有优秀建筑师的心血。先后经历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马德尔诺和贝尔尼尼五位建筑师之手。其中米开朗基罗贡献最大,教堂最后是按他的方案建成的。米开朗基罗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恢复十字形水平形式。贝尼尼:巴洛克艺术首席代表17世纪意大利建筑大师、雕塑家和

7、画家,巴洛克艺术首席代表,作品显示了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豪华性、装饰性和戏剧性,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人的尊严、理想求。代表作圣彼得教堂广场和内部装饰、特维莱喷泉。罗马圣彼得广场反映巴洛克在城市规划上的想法,一个巨大的圆形广场,由两个环抱的回廊组成弯曲的两翼,并与主教堂相接,广场的整体设计宏伟庄严又亲切。宛如两只大的臂膀环绕,象征着“拥抱”天主教的整个世界,表达出天主的精神和使命,广场中心的埃及的方尖塔,圣彼得广场成为后来其他广场的规范。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圣彼得广场,堪称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这个集中各个时

8、代精华的广场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尼尼于1667年设计的,用11年时间修建成。梵蒂冈与圣彼得教堂连廊(1663~1666年)主要特征:共有约120级台阶,内面两侧有列柱。连廊(筒拱屋顶)通过逐渐变窄来夸大透视效果,同时配合采光,造成戏剧性视觉距离效果贝尼尼主持设计,雕塑、绘画和建筑“三位一体”,制造出一种舞台上的幻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