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

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

ID:36785482

大小:15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5

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_第1页
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_第2页
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78·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第35卷第7期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董海涛赵炜卢雯平陈丽珠尹全珍张月贺用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市100053)关键词金龙胶囊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tocellularcarcinoma表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例项目治疗组对照组PH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其中肝例数6766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发病率逐年龄(岁)56.355.8年增高,而且发病比较隐袭,一旦发现即为中晚期。性别近十几年来,对于大多数不能切除的中晚

2、期HCC以男4546及手术后复发的HCC,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女2220(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使既往介入治疗2123HCC非手术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疗效瞩目。初治46432001年2月~2006年10月期间,我们对133例原临床分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其中67例加服Ⅱ1719Ⅲ3534现代鲜药金龙胶囊,就临床疗效、生存期和生活质量Ⅳ1513等方面与单纯介入组进行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转移情况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骨转移451材料与方法肺转移441.1临床资料淋巴结转移65全组共13

3、3例,均为2001年2月~2006年10AFP异常升高4243月期间住院患者,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男性93例,女性40例。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1.3观察指标MRI,CT等影像学,AFP及肝穿细胞病理学检查确1.3.1客观疗效疗效评价按WHO实体瘤近期疗诊。入院检查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腹部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CT,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者,Karnofsky评分在60(NC)和进展(PD),维持1个月以上者,远期疗效为分以上,每周查血常规,疗后复查腹部CT,AFP,肝生存期达2年的患者。肾功能。随机分为介入+

4、金龙胶囊组(治疗组),单纯1.3.2生活质量按Karnofsky评分标准,治疗后增介入组(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具可比性(P>0.05)。加>10分者为改善,无变化者为稳定,减少<10分者见表1。为降低。1.2治疗方法1.3.3不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133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口服金龙胶囊(北度标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京建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加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1.3.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有2组67例。金龙胶囊口服,每次1g,每日3次,同时做效率采用χ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

5、疗术。药物为吡南阿霉素Log-Rank法行差异性检验。(THP)20mg,氟脲嘧啶(5-FU)500mg,碘化油10ml,2结果按Seldinger's技术要求,从股动脉将导管送入肝固2.1客观疗效有动脉,并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见肝内肿瘤染色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62.7%,对照组有效后,将药物注入肿瘤供养血管并行栓塞,术后对症止率为51.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AFP痛,止吐,保肝等治疗。28天为1周期,连续2个周治疗后下降者,治疗组39例,有效率为84.7%(39/期。对照组66例单用肝动脉介入治疗,药物使用同46),对照组下降者3

6、3例,有效率为77.3%(33/43),治疗组,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和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讯作者:董海涛haohao12461@sohu.com2008年第35卷第7期中国肿瘤临床·379·2.2随访2.3生活质量全组133均获随访,随访率100%。两组比较半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后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年生存期有明显差异P<0.05,而1、2年则无差异,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但对初复治患者其1、2年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分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别为P<0.01,P<0.05。全组生存时间为6.4~

7、56个月。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47.8%,对照组为死亡86例,其死亡原因分析:肝功能衰竭肝昏迷2768.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例占31.4%,上消化道出血16例占18.6%,肝肾综0.05)。全组133例治疗后105例可进行Child分级,合征25例占29.1%,恶病质衰竭15例占17.4%,肝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破裂3例占3.5%,见表2。于对照组(P<0.01),见表4、5。表2两组生存期和生存率比较例(%)组别n中位生存(月)平均生存(月)半年生存1年生存2年生存全组1337.18.7176/133(57.

8、1)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