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心电》PPT课件

《王倩心电》PPT课件

ID:36808219

大小:4.45 MB

页数:184页

时间:2019-05-10

《王倩心电》PPT课件_第1页
《王倩心电》PPT课件_第2页
《王倩心电》PPT课件_第3页
《王倩心电》PPT课件_第4页
《王倩心电》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倩心电》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电图诊断ECG临床应用范围:〈1〉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律失常〈2〉有助于冠状A疾患的诊断:特别是心肌梗塞〈3〉报告心肌情况:如心肌炎、心肌损伤〈4〉提示心脏肥大及劳损〈5〉某些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如洋地黄、奎尼丁等〈6〉其它疾病之辅助诊断:如心包炎、电解质紊乱〈7〉心导管、心脏手术(特别是心内手术),报告心律情况,以指导手术进行。心电监护:心脏监护CCU,重症监护室ICU。4第一节临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产生原理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

2、化的曲线图形一、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一)极化状态(二)除极(三)电偶学说(四)复极心肌细胞复极过程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的有关因素为: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二、临床心电图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1、P波2、P-R段3、P-R间期4、QRS波群及命名5、ST段;T波R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二)ECG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P波:心房除极波

3、。P-R间期:代表房室传导时间。P-R段。QRS波群:心室除极波。记录原则:振幅较大的波用大写字母Q、R、S表示;振幅较小的波用小写字母q、r、s表示。12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S-T段:缓慢复极期T波:心室复极波(快速复极末期)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复极全过程U波:代表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13、(三)心电图导联在长期应用临床心电图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为目前大多数心电图工作者所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1、肢体导联:包括双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

4、aVF。(红右上肢,黄左上肢,绿左下肢,黑右下肢)与其六轴关系肢体导联的导联轴2、胸前导联:属单极导联。探查之正电极应放于胸前固定的部位(见下表);表2-3-2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单极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右胸导联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反映右室外侧壁电压改变V3:介于V2与V4连线的中点V4: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反映室间隔电压改变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左胸导联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不常用导联:V7、V8、V9V3R、V4R、V5R、V6R反映左室前外侧壁电压改变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左肩胛线,与

5、V4同一水平V9: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V3R、V4R、V5R、V6R位于胸骨右侧,与V3、V4、V5、V6相对应处。诊断右心病变。左室后壁电压改变胸前导联--电路连接方式导联位置V1胸骨右缘4肋间隙V2胸骨左缘4肋间隙V3V2与V4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V5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第二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心电图记录纸上的横坐标可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时距,可根据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改变走纸速度。国内一般采用25mm/s的纸速,使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于0.

6、04s(即40ms),可成倍提高至50mm/s或100mm/s。在心电图上可以测出心率,即每分钟内的心动周期数,可根据60(s)除以每一心动周期的时距(s)(可取P-P或R-R间距)计算出来。时间的测量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用S表示(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心电图记录纸上的纵坐标,可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振幅。一般应事先将心电图机上心电放大器的增益调整好,使每输入1mV的定标电压,正好能将心电记录器的描笔上下移动10mm,即每1mm振幅相当于0.1mV的电压差。测量正向波的振幅,应从基线的上缘垂直量到波顶;测量负向波的振幅,应从基线的

7、下缘量到波底,用mv来表示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三)平均心电轴的检测每一次心动周期的心电活动,可以概括地用一系列顺序出现的瞬时综合心电向量来表达。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正常时大多与其最大向量相一致,在心电图学中采用“平均心电轴”的名称,简称为“(心)电轴”。一般采用与额面心电向量图相同的坐标,并规定I导联左(正)侧端为0°,右(负)侧端为±180°,循0°的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正常心电图的额面平均心电轴对向左下。1、检测方法通常可根据肢体I、III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电轴的大致方位。(1)目测法(见下

8、表)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2)振幅法:Ⅰ导联代数和=RⅠ+(QⅠ+SⅠ)=10-3=7Ⅲ导联代数和=RⅢ+(QⅢ+SⅢ)=9-2=7(3)、查表法:按I、III导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