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

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

ID:36833649

大小:7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6

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3页
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4页
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打细算》教学案例及反思生1:我们组在计算甲商店中每袋牛奶的价格时,先是把11.5元转化成115角,然后用“115÷5=23(角)”最后再把23角转化成2.3元。在计算乙商店的牛奶价格时,我们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先把12.9元转化成129角,129÷6=21(角)......3(角)因为有余数,于是我们就把12.9元转化成1290分,1290÷6=215(分),215分=2.15元,2.3元〉2.15元,所以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们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以整数,只要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2、 生3:这样计算到“12.9÷6”时,除小数部分的时候还有余数,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大家帮助我们。 生4: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当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的时候,可以在余数的末尾补“0”,然后再继续除。因为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想法,大家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生:竖式计算。(学生也可能会说其他的方法) 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认为竖式计算比较简便实用,现在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大家也试一试用竖式解决这两个题目。(指名两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课练本上。) 集体交

3、流订正,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寻觅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学生的语言不一定很规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2、(3分钟)教师板书:13.6÷8       12.5÷2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请两生到前面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相似题目的练习,对于接受快的学生有提高熟练程度的作用,对于接受慢的学

4、生有逐步熟练的作用。) 三、试一试(10分钟)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下,下面这几道题吗?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估算可以让我们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7.42÷7             1.2÷5             13.8÷15 题目分析:第一题是商的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第二题和第三题是整数部分为0,除的时候还需要补0再除的小数除法,可以先放手给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再让学生讲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在整数除

5、法的基础上,能迁移出类似的小数除法。如果学生对于练习不能全部接受,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估计每题的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2、根据5145÷15=343,口算下面各题 514.5÷15=         51.45÷15=        5.145÷15= 3、 开放题:(根据时间灵活练习) 小明在献爱心活动中,准备把72.72元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小明会捐给( )位小朋友,每个灾区小朋友( )元钱。 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伸出友爱之手,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哪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设计意图:

6、联系生活实际, 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四、总结反馈(3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教学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一节课下来,面对学生接二连三的出呼意料的精彩的对话,我不由得为他们喝彩。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

7、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我心里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越来越鲜明——这不就是我们新课标所追求的吗?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一、 巧改教材,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学习的有价值的数学应与他们的生活存在最近连接点、是思维最近发展区的数学。 二、 广挖素材,让数学从生活中来。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数学教学

8、应广泛挖掘各类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是从活生生的生活中来的。 感兴趣的学习自然充满激情,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三、 巧设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